手术用改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49830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04 18: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术用改锥。所述手术用改锥,包括改锥本体和折断槽,改锥本体的一端具有驱动部,驱动部适于与手术用紧固件配合;折断槽为沿所述改锥本体的周向设置,改锥本体在所述折断槽处所能承受的最大扭矩小于驱动部所能承受的最大扭矩。本发明专利技术手术用改锥,通过在改锥本体上设置折断槽,使折断槽处形成薄弱区,折断槽处所能承受的最大扭矩小于驱动部处所能承受的最大扭矩,当利用改锥进行锁紧固定作业时,如果用力过大,则折断槽处会先行发生不可逆的变形损坏或者破断,对驱动部进行保护,避免驱动部在锁紧固定作业时先行崩裂,降低了手术的风险,提高了产品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手术用改锥


技术介绍

1、椎弓根螺钉固定是常用的脊柱内固定手术,无论是脊柱侧弯、矫形,还是提拉复位等手术,都会利用改锥对椎弓根螺钉锁紧固定。

2、相关技术中,为了达到锁紧状态,医生可能会用力过大,进而导致改锥中与椎弓根螺钉配合的驱动结构崩裂,崩裂的碎屑如果掉入患者体内,并且需要找到确认,不仅容易导致患者感染,而且会造成手术的延迟或者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专利技术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做出的:

2、专利技术人认识到,脊柱内固定手术中,医生在锁紧螺塞过程中,如果锁紧力太小,在术中撑开加压操作或者术后患者恢复过程中,用于脊柱内固定手术的螺塞、连接棒与椎弓根螺钉之间会出现松动,从而造成手术风险,给患者带来额外的伤害和痛苦。

3、专利技术人还认识到,相关技术中存在扭矩限力手柄,但在用扭矩限力手柄对椎弓根螺钉锁紧固定后,并不是医生想要的锁紧状态,这时医生还会用普通的改锥对椎弓根螺钉锁紧固定,扭矩不可知、不可控,用力过大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术用改锥,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用改锥,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断槽的截面包括第一圆弧段,所述第一圆弧段的两侧与所述改锥本体的外壁面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术用改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弧段的半径为0.2mm至6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用改锥,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断槽靠近所述驱动部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术用改锥,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的截面为正六边形,所述驱动部的抗扭截面系数W13满足下述公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用改锥,其特征在于,所述改锥本体的远离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术用改锥,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用改锥,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断槽的截面包括第一圆弧段,所述第一圆弧段的两侧与所述改锥本体的外壁面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术用改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弧段的半径为0.2mm至6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用改锥,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断槽靠近所述驱动部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术用改锥,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的截面为正六边形,所述驱动部的抗扭截面系数w13满足下述公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用改锥,其特征在于,所述改锥本体的远离所述驱动部的一端具有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改锥本体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术用改锥,其特征在于,所述改锥本体包括内芯杆、外套管和指示套,所述外套管和所述指示套均固定套设在所述内芯杆上,所述驱动部和所述折断槽均设在所述内芯杆上,所述外套管具有第一标识部,所述指示套具有第二标识部;

8.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兰瑞宁瑶张勋刘丽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纳通医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