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具有微波敏感性的离子液体基抗菌-抗炎一体化生物活性的纳米粒子、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淮阴工学院专利>正文

具有微波敏感性的离子液体基抗菌-抗炎一体化生物活性的纳米粒子、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449273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04 17: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诱发的腹壁黏连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微波敏感性的离子液体基抗菌‑抗炎一体化生物活性的纳米粒子、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纳米粒子以中空聚合多巴胺为载体,之后在中空纳米粒子表面修饰细菌特异性靶向分子3‑氨基苯硼酸,形成PBA‑HPDA;最后将绿原酸和季铵盐按一定比例结合形成具有微波热效应的离子液体(ILs),并包裹在HPDA内部,形成复合纳米粒子PBA‑HPDA@CAQAC。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纳米粒子材料兼具微波热效应、抗菌、抗炎一体化的生物活性,具有优异的杀菌抗炎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诱发的腹壁黏连材料,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微波敏感性的离子液体基抗菌-抗炎一体化生物活性的纳米粒子、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细菌感染诱发的腹壁黏连是壁层腹膜与脏层腹膜之间发生的异常黏连,会给患者带来极大危害,如由于附着和牵拉造成的持续性慢性疼痛或不适,推移或压迫脏器所引起的功能障碍以致引发黏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因此,腹壁黏连的预防和治疗对于患者维持生命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患者腹壁发生损伤后,细菌感染会导致局部炎症反应的产生而导致趋化因子的释放,进一步的导致纤维蛋白束的积累,造成腹壁黏连。根据黏连形成的诱因及发病机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能减少黏连的发生。目前,预防细菌感染诱发的腹壁黏连的措施除了前期精细规范的手术操作外,使用预防黏连的材料和药物也能为手术后患者的伤口愈合提供帮助。临床上常用药物一般是抗生素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但是机体产生的耐药性和依赖性限制了这类药物的应用。

3、因此,一种兼具微波热效应、抗菌、抗炎一体化的生物活性的纳米粒子材料的杀菌抗炎协同一体化方式能够有效避免细菌感染对机体造成的影响,降低严重炎症反应的发生,将对预防和治疗腹壁黏连的药物推广和应用产生深远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微波敏感性的离子液体基抗菌-抗炎一体化生物活性的纳米粒子、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纳米粒子以中空聚合多巴胺(hpda)为载体,在hpda表面修饰细菌特异性靶向分子3-氨基苯硼酸(pba),并在hpda内部包裹以绿原酸(ca)和季铵盐(qac)结合形成的具有微波热效应的离子液体(ils)。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纳米粒子材料兼具微波热效应、抗菌、抗炎一体化的生物活性,具有优异的杀菌抗炎效果。

2、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微波敏感性的离子液体基抗菌-抗炎一体化生物活性的纳米粒子,所述纳米粒子以中空聚合多巴胺为载体,在所述中空聚合多巴胺的表面修饰细菌特异性靶向分子3-氨基苯硼酸,在所述中空聚合多巴胺的内部包裹以绿原酸和季铵盐结合形成的具有微波热效应的离子液体。

3、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如上述所述的具有微波敏感性的离子液体基抗菌-抗炎一体化生物活性的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 将中空聚合多巴胺纳米粒子分散在含有3-氨基苯硼酸的缓冲液中,搅拌,得pba 修饰的纳米粒子;

5、s2. 将季铵盐、绿原酸和甲醇混合,无氧条件下搅拌直至粘稠,得离子液体;优选地,本专利技术中利用季铵盐中的正电荷与绿原酸中的负电荷相互作用合成离子液体;

6、s3. 将s1得到的pba 修饰的纳米粒子置于甲醇中,超声分散,接着加入s2得到的离子液体,在真空抽吸下搅拌,直至溶剂排出,洗涤,得具有微波敏感性的离子液体基抗菌-抗炎一体化生物活性的纳米粒子。

7、进一步地,s1中,所述缓冲液为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或磷酸盐缓冲液中的一种,ph值优选8.5。

8、进一步地,s1中,所述3-氨基苯硼酸在缓冲液中的浓度为1 mg/ml;

9、s1中,所述中空聚合多巴胺纳米粒子与所述3-氨基苯硼酸的质量比为1∶1。

10、进一步地,s1中,所述搅拌的具体条件为恒温下搅拌24~48 h。

11、优选地,s1搅拌反应完成后,还包括依次进行清洗和干燥,得到pba 修饰的纳米粒子;其中,所述清洗优选使用去离子水进行流动冲洗;所述干燥优选使用真空干燥60℃干燥,干燥时间12~24 h。

12、进一步地,s2中,所述季铵盐与所述绿原酸的质量比为1~3∶1。

13、进一步地,s2中,所述搅拌的具体条件为30~50℃搅拌4~48 h;优选恒温水浴搅拌。

14、优选地,所述无氧条件优选采用氮气作为保护气。

15、优选地,s2反应完成后,还包括干燥,得离子液体;其中,所述干燥优选真空干燥,37℃干燥12~24 h。

16、进一步地,s3中,所述pba修饰的纳米粒子与离子液体的质量比为1∶10。

17、优选地,s3中,所述洗涤具体为用甲醇和水各洗涤多次。

18、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如上述所述的具有微波敏感性的离子液体基抗菌-抗炎一体化生物活性的纳米粒子在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诱发的腹壁黏连材料
中的应用。

19、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有微波敏感性的离子液体基抗菌-抗炎一体化生物活性的纳米粒子材料既可以通过杀菌作用间接减少局部炎症反应的发生,又可以直接发挥抗炎功效,降低炎症反应的损害,且避免了传统策略中抗生素耐药性和依赖性的问题,其具体有益效果如下:

20、(1)本专利技术中,hpda纳米粒子呈现出中空的内部结构,这种结构为药物分子的载入提供足够的空间,且pba作为一种有机化合物,具有靶向细菌的作用;组成离子液体的ca可有效地清除体内自由基,同时亦可刺激免疫细胞向抗炎型转变,产生抗炎的效果;离子液体的另外一个组成成分qac内含有nh4+可与ca中所带的coo-通过静电力以及氢键等相互作用力形成ils,所形成的ils具有良好的微波热效果,并且ils中的nh4+可与带负电的细菌体相互作用实现一定的杀菌效果;最终所构建的ils可实现微波刺激下微波热与化学杀菌的协同,同时ils的ca可以保持优良的抗炎效果。

21、(2)本专利技术中,所选用的季铵盐和微波热效应条件下的离子液体实现了多重的杀菌效果却不产生耐药性,同时,季铵盐的直接利用导致细胞相容性差的缺点也被有效规避,由于季铵盐具有较强的毒性,绿原酸和季铵盐的结合使药物中季铵盐的含量降低,有效降低了细胞毒性,而且绿原酸也作为抗炎物质,直接降低炎症反应,进一步增强纳米粒子的生物相容性和抗菌性,实现温和、无刺激杀菌、抗炎。

22、(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兼具微波热效应、抗菌、抗炎一体化的生物活性的纳米粒子材料(pba-hpda@caqac)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微波敏感性的离子液体基抗菌-抗炎一体化生物活性的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粒子以中空聚合多巴胺为载体,在所述中空聚合多巴胺的表面修饰细菌特异性靶向分子3-氨基苯硼酸,在所述中空聚合多巴胺的内部包裹以绿原酸和季铵盐结合形成的具有微波热效应的离子液体。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微波敏感性的离子液体基抗菌-抗炎一体化生物活性的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微波敏感性的离子液体基抗菌-抗炎一体化生物活性的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缓冲液为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或磷酸盐缓冲液中的一种。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微波敏感性的离子液体基抗菌-抗炎一体化生物活性的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3-氨基苯硼酸在缓冲液中的浓度为1 mg/mL;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微波敏感性的离子液体基抗菌-抗炎一体化生物活性的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搅拌的具体条件为恒温下搅拌24~48 h。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微波敏感性的离子液体基抗菌-抗炎一体化生物活性的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季铵盐与所述绿原酸的质量比为1~3∶1。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微波敏感性的离子液体基抗菌-抗炎一体化生物活性的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搅拌的具体条件为30~50℃搅拌4~48 h。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微波敏感性的离子液体基抗菌-抗炎一体化生物活性的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PBA修饰的纳米粒子与离子液体的质量比为1∶10。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微波敏感性的离子液体基抗菌-抗炎一体化生物活性的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洗涤具体为用甲醇和水各洗涤多次。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微波敏感性的离子液体基抗菌-抗炎一体化生物活性的纳米粒子在预防和治疗腹壁黏连材料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微波敏感性的离子液体基抗菌-抗炎一体化生物活性的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粒子以中空聚合多巴胺为载体,在所述中空聚合多巴胺的表面修饰细菌特异性靶向分子3-氨基苯硼酸,在所述中空聚合多巴胺的内部包裹以绿原酸和季铵盐结合形成的具有微波热效应的离子液体。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微波敏感性的离子液体基抗菌-抗炎一体化生物活性的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微波敏感性的离子液体基抗菌-抗炎一体化生物活性的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缓冲液为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或磷酸盐缓冲液中的一种。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微波敏感性的离子液体基抗菌-抗炎一体化生物活性的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3-氨基苯硼酸在缓冲液中的浓度为1 mg/ml;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微波敏感性的离子液体基抗菌-抗炎一体化生物活性的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薇洪坤蒋如剑刘泽泉孙立伟郝凌婉叶玮
申请(专利权)人:淮阴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