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型预制板、极限抗弯刚度计算方法及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48490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04 1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是一种增强型预制板、极限抗弯刚度计算方法及制造方法,预制板包括在混凝土层内平行间隔布置的复合材料板,各复合材料板布置在同一平面内,且复合材料板的板身与预制板的板面相平行,复合材料板的板身上开设有呈阵列式分布的增强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满足预制板设计使用要求的同时,通过复合材料板替代传统钢筋混凝土预制板中的钢筋结构,降低了混凝土材料的用料,提高了预制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是一种增强型预制板、极限抗弯刚度计算方法及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常规的混凝土预制板以钢筋混凝土薄板体系为主,其制造过程主要如公开号“cn111216233a”中所述:步骤一、安装模具:将底模板水平放置在预制场地上,将侧模板竖直放置在底模板的边缘处,采用对拉螺丝将底模板和侧模板固定在一起,在底模板和侧模板表面涂覆脱模剂;步骤二、安装钢筋:对成型的钢筋进行焊接和绑扎,焊接或绑扎接头设在内力较小处;步骤三、浇注混凝土:将混凝土集中拌制后,用混凝土运输车运至预制场地,向模具内自上而下竖直匀速浇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固定钢筋的位置,确保钢筋不发生偏移;步骤四:混凝土层养护:混凝土层浇注完成后,用混凝土层振捣装置对混凝土层进行振捣;待混凝土层表面收浆后用毛毡覆盖混凝土层表面,并进行洒水养护。

2、该模板体系的设计要求混凝土具备较高的强度,以确保预制板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达到要求。然而由于混凝土内部需要设置钢筋,要求混凝土形成较厚的保护层,以防止钢筋受到腐蚀。保护层厚度的增加会影响混凝土材料的用量和成本,与此同时,钢筋混凝土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强型预制板,其特征在于,预制板包括在混凝土层(1)内平行间隔布置的复合材料板(2),各复合材料板(2)布置在同一平面内,且复合材料板(2)的板身与预制板的板面相平行,复合材料板(2)的板身上开设有呈阵列式分布的增强孔(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型预制板,其特征在于,混凝土层(1)为UHPC混凝土,复合材料板(2)为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强型预制板,其特征在于,复合材料板(2)的宽度为w,80mm≤w≤120mm;复合材料板(2)的厚度为h,3mm≤h≤5mm;预制板中相邻复合材料板(2)的间距为s,14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型预制板,其特征在于,预制板包括在混凝土层(1)内平行间隔布置的复合材料板(2),各复合材料板(2)布置在同一平面内,且复合材料板(2)的板身与预制板的板面相平行,复合材料板(2)的板身上开设有呈阵列式分布的增强孔(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型预制板,其特征在于,混凝土层(1)为uhpc混凝土,复合材料板(2)为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强型预制板,其特征在于,复合材料板(2)的宽度为w,80mm≤w≤120mm;复合材料板(2)的厚度为h,3mm≤h≤5mm;预制板中相邻复合材料板(2)的间距为s,140mm≤s≤300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强型预制板,其特征在于,增强孔(21)的孔径为d,20mm≤d≤40mm;复合材料板(2)上相邻增强孔(21)的孔间距为c,60mm≤c≤120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俊旗谢健扬种迅蒋庆冯玉龙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