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具体为软土地基建筑基坑的止水围护结构。
技术介绍
1、众所周知,一般围绕基坑的边缘用互相咬合的水泥搅拌桩或高压旋喷桩构成连续的一道墙体作止水帷幕,水泥搅拌桩或高压旋喷桩从地面开始向下进入基坑底下的低渗透性粘土层,使基坑内部形成不透水的一个空间。
2、现有申请号为202123090180.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软土地基建筑基坑的止水围护结构,包括安装板、两个稳定板和两个密封板,安装板的顶端设置有稳定通孔,稳定通孔的内部安装有稳定筒,安装板的顶端设置有四个相连通的稳定凹槽,两个稳定板和两个密封板的底端分别与四个稳定凹槽内部的底端相互接触,两个稳定板的顶端前侧和顶端后侧均设置有稳定通槽,两个密封板的顶端左侧和顶端右侧均铰接有稳定螺杆,直到稳定螺纹套接触到稳定板的外壁,完成整个装置的安装,降低人力资源的投入,提高建筑施工效率,进而完成对整个装置的支撑和调整,有效的防止人力提前对地面进行处理后进行施工的效果,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
3、但是该软土地基建筑基坑的止水围护结构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该
...【技术保护点】
1.软土地基建筑基坑的止水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组件(1),所述承载组件(1)的顶端设置有两个一号围护组件(2)和两个二号围护组件(3),所述承载组件(1)顶部四角处均设置有两个限位件(4),所述承载组件(1)包括稳定筒(101)和底板(102),所述底板(102)套接在稳定筒(101)的顶部,所述底板(102)的顶面中心处开设有一个与稳定筒(101)相对应的对接圆槽(104),所述稳定筒(101)的顶部活动插接在对接圆槽(104)内,所述底板(102)的顶面且位于对接圆槽(104)的四周均开设有一个拼接斜插槽(105),所述底板(102)的顶面四角处均开设有
...【技术特征摘要】
1.软土地基建筑基坑的止水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组件(1),所述承载组件(1)的顶端设置有两个一号围护组件(2)和两个二号围护组件(3),所述承载组件(1)顶部四角处均设置有两个限位件(4),所述承载组件(1)包括稳定筒(101)和底板(102),所述底板(102)套接在稳定筒(101)的顶部,所述底板(102)的顶面中心处开设有一个与稳定筒(101)相对应的对接圆槽(104),所述稳定筒(101)的顶部活动插接在对接圆槽(104)内,所述底板(102)的顶面且位于对接圆槽(104)的四周均开设有一个拼接斜插槽(105),所述底板(102)的顶面四角处均开设有两个限位插槽(1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基建筑基坑的止水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一号围护组件(2)和两个二号围护组件(3)能够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方形围护板,若干个所述挂接斜板(302)与若干个所述挂接斜槽(202)相对应,且挂接斜板(302)活动插接在挂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徐杰,富孙吉,周魏,刘玉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奉贤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