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源外壳与接线端子一体化结构,属于连接器。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如申请号为202310873399.3的专利技术中公开了电源塑料外壳与接线端子一体化结构,为了解决接线端子的壳体结构通常采用模塑成型,其电源塑料外壳与接线端子的塑料外壳采用独自模塑成型方式,使得接线端子的体积较大,与电源外壳配合较为松散并占用的空间较大,使得电源外壳设计不能实现小型化,无法实现接线端子与电源外壳之间的密封性,且增加了产品成本,降低产品的可靠性的问题,将电源外壳与接线端子一体化设计,结构紧凑,设计合理,提高组装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提高电源外壳与接线端子的密封性,高可靠性,易于推广使用。
2、类似于上述申请目前还存在不足之处:
3、在导线的插入过程中,需要先从壳体侧边的穿线孔插入,再插入到端子的内部,无法对导线与端子的插接情况进行观测,影响导线安装的效果,另外壳体上保护罩采用插接的安装方式,与壳体之间分体设计,不仅装配不便,且容易造成配件的遗失,使用较为不便;
4、为此设计一种电源外壳与接线端子一体化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源外壳与接线端子一体化结构,包括电源外壳(1),卡合安装在电源外壳(1)底端的盖板(2),位于电源外壳(1)内部并贴合在盖板(2)顶部的电路板(3)以及安装在电路板(3)两端的输出接线端子(4)、信号接线端子(6)和输入接线端子(5),其特征在于:电源外壳(1)顶部两端对应输出接线端子(4)、信号接线端子(6)和输入接线端子(5)的位置处分别开设有敞口(7),敞口(7)的底部皆开设有对导线限位的弧形线槽(8),敞口(7)的内部皆铰接安装有L形卡板(9),L形卡板(9)上皆开设有与弧形线槽(8)相配合的弧形卡口(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外壳与接线端子一体化结构,包括电源外壳(1),卡合安装在电源外壳(1)底端的盖板(2),位于电源外壳(1)内部并贴合在盖板(2)顶部的电路板(3)以及安装在电路板(3)两端的输出接线端子(4)、信号接线端子(6)和输入接线端子(5),其特征在于:电源外壳(1)顶部两端对应输出接线端子(4)、信号接线端子(6)和输入接线端子(5)的位置处分别开设有敞口(7),敞口(7)的底部皆开设有对导线限位的弧形线槽(8),敞口(7)的内部皆铰接安装有l形卡板(9),l形卡板(9)上皆开设有与弧形线槽(8)相配合的弧形卡口(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外壳与接线端子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盖板(2)顶部的外侧皆开设有塑料插块,电源外壳(1)的内侧开设有与塑料插块相配合的插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外壳与接线端子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l形卡板(9)远离弧形卡口(10)的顶端皆固定有转轴(11),转轴(11)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敞口(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开平,蒋亚明,苏春,昌寿涛,陆迎春,成金峰,郑其照,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华平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