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增强型3D打印金属粉末材料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44852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28 1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纳米增强型3D打印金属粉末材料制备方法,属于3D打印材料技术领域,该纳米增强型3D打印金属粉末材料制备方法,包括:选取10‑50μm的不锈钢、铝合金或钛合金等金属基体粉末及10‑50nm的纳米碳管等纳米增强颗粒,对金属基体粉末300‑500℃保温2‑4小时,纳米增强颗粒用1%‑3%表面活性剂溶液超声分散30‑60分钟,按0.5%‑3%比例将两者混合,1000‑2000转/分钟搅拌2‑4小时,再球磨,300‑500转/分钟、8‑12小时,球料比5:1‑10:1,最后80‑120℃干燥4‑8小时,筛分10‑50μm粉末,本方法解决了纳米颗粒分散不均、工艺复杂等问题,提高材料综合性能,可满足不同领域3D打印需求,推动其应用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3d打印材料,具体涉及一种纳米增强型3d打印金属粉末材料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对3d打印金属粉末材料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3d打印金属粉末材料在某些性能方面存在局限性,例如强度、硬度、耐磨性等不能满足一些高端应用的需求,为了改善这些性能,将纳米材料引入金属粉末中成为一种研究方向,然而,现有的纳米增强型3d打印金属粉末材料制备方法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纳米颗粒在金属基体中的分散均匀性难以保证,容易出现团聚现象,这导致材料性能提升效果不佳且不稳定,另一方面,制备工艺往往较为复杂,涉及多个环节且参数难以控制,增加了生产成本和生产难度,不利于大规模生产。

2、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纳米增强型3d打印金属粉末材料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原材料准备、表面处理、混合过程、球磨处理以及干燥与筛分等各个步骤进行详细设计和参数优化,实现纳米颗粒在金属基体中的均匀分散,避免团聚现象,提高材料的综合性能,同时,简化制备工艺,使其更易于操作和控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增强型3D打印金属粉末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增强型3D打印金属粉末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所述不锈钢粉末的粒度优选为20-30μm,所述铝合金粉末的粒度优选为30-40μm,所述钛合金粉末的粒度优选为15-45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增强型3D打印金属粉末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所述纳米碳管的管径为20-30nm,长度为10-20μm;所述纳米陶瓷颗粒的粒径优选为30-40nm;所述纳米金属颗粒的粒径优选为20-3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增强型3d打印金属粉末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增强型3d打印金属粉末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所述不锈钢粉末的粒度优选为20-30μm,所述铝合金粉末的粒度优选为30-40μm,所述钛合金粉末的粒度优选为15-45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增强型3d打印金属粉末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所述纳米碳管的管径为20-30nm,长度为10-20μm;所述纳米陶瓷颗粒的粒径优选为30-40nm;所述纳米金属颗粒的粒径优选为20-3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增强型3d打印金属粉末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当金属基体粉末为不锈钢粉末时,真空加热炉的保温温度优选为400℃,保温时间为3小时;当金属基体粉末为铝合金粉末时,保温温度优选为350℃,保温时间为2.5小时;当金属基体粉末为钛合金粉末时,保温温度优选为450℃,保温时间为3.5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增强型3d打印金属粉末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超声分散处理时,若纳米增强颗粒为纳米碳管,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优选为2%,超声处理时间为45分钟;若纳米增强颗粒为纳米陶瓷颗粒,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优选为1.5%,超声处理时间为50分钟;若纳米增强颗粒为纳米金属颗粒,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优选为2.5%,超声处理时间为35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存阳张衡范琳琦王海飞唐建才
申请(专利权)人:献县建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