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式氢液化、储存和转注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44305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28 1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移动式氢液化、储存和转注一体化装置,涉及氢储能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目前的设备不能实现液氢的无损储存、无法实现无损预冷以及无法可移动随取随用的问题,一种可移动式氢液化、储存和转注一体化装置,包括外部工艺管路,外部工艺管路包括进气管路和循环回路,进气管路连接有液氮预冷模块,液氮预冷模块连接有液氢生产储罐,液氢生产储罐包括储存区域和制冷区域,储存区域通过管路连接有液氢储存储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能够对液氢进行无损储存,能够实现快速预冷,减少氢气的浪费,实现液氢的随取随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氢储能,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式氢液化、储存和转注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大型氢液化装置主要是基于claude循环的氢气直接膨胀制冷和利用氦气膨胀制冷循环液化氢气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都依赖于透平膨胀机,也是系统能够进入20k温区的主要冷量来源。透平膨胀制冷系统效率高比传统基于j-t节流高50%-70%,技术成熟,是当前大型氢气液化系统的主流选择。目前的小型氢液化系统,大都基于g-m制冷机或者基于液氮+g-m制冷机的方式,而现有技术并未提及无损储氢、液氢转注、可移动、装置预冷的问题。

2、公开号为cn118669712a的中国专利,其具体涉及一种零排放的液氢生产和储存系统及方法,虽然涉及液氢的生产和储存,但是并没有涉及如何减少液氢储量的损失,无法解决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目前的设备不能实现液氢的无损储存、无法实现无损预冷以及无法可移动随取随用的问题,提出一种可移动式氢液化、储存和转注一体化装置,能够对液氢进行无损储存,能够实现快速预冷,减少氢气的浪费,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式氢液化、储存和转注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工艺管路,所述外部工艺管路包括进气管路和循环回路,所述进气管路连接有液氮预冷模块,所述液氮预冷模块连接有液氢生产储罐(48),所述液氢生产储罐(48)包括储存区域(46)和制冷区域(47),所述储存区域(46)通过管路连接有液氢储存储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氢液化、储存和转注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区域(47)包括若干个首尾相连的制冷模块,所述制冷模块包括低温制冷机和换热器,所述低温制冷机的冷头与换热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正仲氢转化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式氢液化、储存和转注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工艺管路,所述外部工艺管路包括进气管路和循环回路,所述进气管路连接有液氮预冷模块,所述液氮预冷模块连接有液氢生产储罐(48),所述液氢生产储罐(48)包括储存区域(46)和制冷区域(47),所述储存区域(46)通过管路连接有液氢储存储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氢液化、储存和转注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区域(47)包括若干个首尾相连的制冷模块,所述制冷模块包括低温制冷机和换热器,所述低温制冷机的冷头与换热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正仲氢转化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移动式氢液化、储存和转注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区域(46)包括开式换热器(17)和与开式换热器(17)连接的第五正仲氢转化器(18),所述开式换热器(17)暴露在储存区域(46),所述开式换热器(17)连接有第五低温制冷机(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动式氢液化、储存和转注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氢储存储罐包括移动式液氢储存及加注罐(28),所述移动式液氢储存及加注罐(28)的一端连接有液氢转注软管(30),所述移动式液氢储存及加注罐(28)的另一端连接有液氢真空承插管(26)。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可移动式氢液化、储存和转注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氮预冷模块包括液氮预冷储罐(7),所述液氮预冷储罐(7)内设置有第一正仲氢转化器(8),所述第一正仲氢转化器(8)的一端连接进气管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笼笼厉劲风方凯刘玉涛肖然顾陈杰周霞邱国毅於晔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