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延迟滑块脱模的模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43910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28 18:48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延迟滑块脱模的模具结构,涉及模具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侧向筋位较多难以脱模的问题,该用于延迟滑块脱模的模具结构包括第一滑块组件、第二滑块组件、底座、斜导柱和驱动件,第一滑块组件包括驱动部和用于成型产品的侧面结构的成型部,第二滑块组件包括抵挡部和底板部,底板部连接于抵挡部的右侧且水平设置,驱动部可滑动设置于底板部上,抵挡部上设置有横向的穿孔,成型部可滑动设置于穿孔中且其右端与驱动部连接,在驱动部上设置有斜孔,斜导柱可滑动设置于斜孔中。该用于延迟滑块脱模的模具有效地提高了具有侧面多筋位的塑料模具的脱模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且结构简单实用,加工方便,结构运行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具,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延迟滑块脱模的模具结构


技术介绍

1、电动工具包胶壳体的零件在通过磨具制作时,由于需要两者不同配色,传统制作方式为通过包胶模实现,即先打出一色硬胶,然后将一色硬胶再通过人工放与二色模具包手柄处软胶,这种工艺就增加了二次包胶带来的问题,比如产品安装困难,压模,效率低浪费人力,包胶不牢,不良率高等问题。

2、针对以上问题,新模采用双色模在双色注塑机一次打出成品的方案来解决包胶模出现的不良问题,同时也给双色模开发带来了新的挑战。由于此产品不仅外形尺寸大同时侧边筋位较多,而且有倒扣,此产品的模具需在模具上制作滑块结构出模,如果筋较深,在滑块上的包紧力较大,使侧向分型力增加,容易使制件在脱模过程中产生变形,严重地影响产品的精度和合格率。目前的解决办法是在模具上采用活动镶块,在制品成型后,活动镶块与制品一同从模具上取下,然后再想办法将活动镶块从制品孔内取出。但这种方法费时、费力,无法满足大批量生产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延迟滑块脱模的模具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侧向筋位较多难以脱模的问题,本技术的用于延迟滑块脱模的模具有效地提高了具有侧面多筋位的塑料模具的脱模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且结构简单实用,加工方便,结构运行稳定,耐用且便于维护,能够满足大批量生产的需求。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延迟滑块脱模的模具结构,包括第一滑块组件、第二滑块组件、底座、斜导柱和驱动件,所述第一滑块组件包括驱动部和用于成型产品的侧面结构的成型部,所述第二滑块组件包括抵挡部和底板部,所述底板部连接于所述抵挡部的右侧且水平设置,所述驱动部可滑动设置于所述底板部上,所述抵挡部上设置有横向的穿孔,所述成型部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穿孔中且其右端与所述驱动部连接,在所述驱动部上设置有斜孔,所述斜导柱可滑动设置于所述斜孔中,当所述斜导柱竖直向上移动时能够驱动所述驱动部在所述底板部上向右侧滑动并带动所述成型部沿所述穿孔向右侧移动来进行第一次侧向移动,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底板部连接并能够驱动所述第二滑块组件和所述第一滑块组件在所述底座上同时向右侧移动来进行第二次侧向移动。

3、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还包括两个第一限位压条和两个第二限位压条,两个第一限位压条分别设置于所述驱动部的前后两侧并连接于所述底板部上,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压条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部的前后两侧并连接于所述底座上。

4、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在所述第一限位压条内设置有弹性限位组件,在所述第二限位压条上靠近所述第一限位压条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缺口槽,在所述驱动部上靠近所述第一限位压条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缺口槽,当模具制作产品时所述弹性限位组件卡于所述第一缺口槽中,当第一次侧向移动后所述弹性限位组件卡于所述第二缺口槽中。

5、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弹性限位组件包括弹性件和限位卡块,在所述第一限位压条内设置有前后横穿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卡块设置于所述穿孔中,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压条抵接另一端与所述限位卡块连接。

6、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限位压条内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卡块包括横穿部和抵接部,所述限位槽设置于所述穿孔的一侧,所述横穿部与所述抵接部相垂直连接,所述横穿部设置于所述穿孔中,所述抵接部可移动设置于所述限位槽中,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限位槽靠近所述第二限位压条的一侧并与所述限位卡块连接。

7、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缺口槽的深度与所述第二缺口槽的深度相等,所述限位卡块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缺口槽的深度与所述穿孔的长度的和。

8、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在所述底板部上设置有竖向的限位孔,当模具制作产品时所述限位孔对应于所述斜孔的底端设置且所述斜导柱的底端插于所述限位孔中。

9、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在所述底板部上设置有沿左右方向设置的第一导轨,在所述驱动部的底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轨相适配的第一滑槽,所述底板部通过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上。

10、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沿左右方向设置的第二导轨,在所述底板部的底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导轨相适配的第二滑槽,所述底座通过所述第二滑槽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导轨上。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以下积极效果:

12、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延迟滑块脱模的模具结构,包括第一滑块组件、第二滑块组件、底座、斜导柱和驱动件,第一滑块组件包括驱动部和用于成型产品的侧面结构的成型部,第二滑块组件包括抵挡部和底板部,底板部连接于抵挡部的右侧且水平设置,驱动部可滑动设置于底板部上,抵挡部上设置有横向的穿孔,成型部可滑动设置于穿孔中且其右端与驱动部连接,在驱动部上设置有斜孔,斜导柱可滑动设置于斜孔中,当斜导柱竖直向上移动时能够驱动驱动部在底板部上向右侧滑动并带动成型部沿穿孔向右侧移动来进行第一次侧向移动,驱动件与底板部连接并能够驱动第二滑块组件和第一滑块组件在底座上同时向右侧移动来进行第二次侧向移动。本技术的模具结构在制作产品时,驱动部贴靠于抵挡部的右侧,成型部伸出穿孔设置,成型部的左侧设置有用于成型的筋位槽,注塑件通过成型部形成多个筋位,斜导柱插接于斜孔中。当脱模时,斜导柱竖直向上移动,驱动驱动部在底板部上向右侧滑动并带动成型部沿穿孔向右侧移动来进行第一次侧向移动,第一滑块组件向右侧脱出,脱模的同时第二滑块组件在自制机构的作用下保证静止不动的状态,以此来达到抵住产品防止被第一滑块组件较大的脱模力给带动而导致产品变形或破裂不良。这样通过第一次侧向移动大部分筋位的脱模后,再通过油缸驱动进行第二滑块组件的第二次侧向移动,从而完成少部分胶位的脱模任务,有效地提高了具有侧面多筋位的塑料模具的脱模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以上分两次的脱模移动完全解决了侧向筋位较多难以脱模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延迟滑块脱模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滑块组件(1)、第二滑块组件(2)、底座(7)、斜导柱(4)和驱动件(8),所述第一滑块组件(1)包括驱动部(12)和用于成型产品的侧面结构的成型部(11),所述第二滑块组件(2)包括抵挡部(21)和底板部(22),所述底板部(22)连接于所述抵挡部(21)的右侧且水平设置,所述驱动部(12)可滑动设置于所述底板部(22)上,所述抵挡部(21)上设置有横向的穿孔(211),所述成型部(11)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穿孔(211)中且其右端与所述驱动部(12)连接,在所述驱动部(12)上设置有斜孔(121),所述斜导柱(4)可滑动设置于所述斜孔(121)中,当所述斜导柱(4)竖直向上移动时能够驱动所述驱动部(12)在所述底板部(22)上向右侧滑动并带动所述成型部(11)沿所述穿孔(211)向右侧移动来进行第一次侧向移动,所述驱动件(8)与所述底板部(22)连接并能够驱动所述第二滑块组件(2)和所述第一滑块组件(1)在所述底座(7)上同时向右侧移动来进行第二次侧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延迟滑块脱模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第一限位压条(5)和两个第二限位压条(6),两个第一限位压条(5)分别设置于所述驱动部(12)的前后两侧并连接于所述底板部(22)上,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压条(6)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部(22)的前后两侧并连接于所述底座(7)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延迟滑块脱模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限位压条(5)内设置有弹性限位组件(9),在所述第二限位压条(6)上靠近所述第一限位压条(5)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缺口槽(61),在所述驱动部(12)上靠近所述第一限位压条(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缺口槽(123),当模具制作产品时所述弹性限位组件(9)卡于所述第一缺口槽(61)中,当第一次侧向移动后所述弹性限位组件(9)卡于所述第二缺口槽(123)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延迟滑块脱模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限位组件(9)包括弹性件(92)和限位卡块(91),在所述第一限位压条(5)内设置有前后横穿的通孔(51),所述限位卡块(91)设置于所述穿孔(211)中,所述弹性件(9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压条(5)抵接另一端与所述限位卡块(9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延迟滑块脱模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压条(5)内设置有限位槽(52),所述限位卡块(91)包括横穿部(911)和抵接部(912),所述限位槽(52)设置于所述穿孔(211)的一侧,所述横穿部(911)与所述抵接部(912)相垂直连接,所述横穿部(911)设置于所述穿孔(211)中,所述抵接部(912)可移动设置于所述限位槽(52)中,所述弹性件(92)设置于所述限位槽(52)靠近所述第二限位压条(6)的一侧并与所述限位卡块(9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延迟滑块脱模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缺口槽(61)的深度与所述第二缺口槽(123)的深度相等,所述限位卡块(91)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缺口槽(61)的深度与所述穿孔(211)的长度的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延迟滑块脱模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部(22)上设置有竖向的限位孔(225),当模具制作产品时所述限位孔(225)对应于所述斜孔(121)的底端设置且所述斜导柱(4)的底端插于所述限位孔(225)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延迟滑块脱模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部(22)上设置有沿左右方向设置的第一导轨(222),在所述驱动部(12)的底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轨(222)相适配的第一滑槽(122),所述底板部(22)通过所述第一滑槽(122)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222)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延迟滑块脱模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7)上设置有沿左右方向设置的第二导轨(71),在所述底板部(22)的底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导轨(71)相适配的第二滑槽(223),所述底座(7)通过所述第二滑槽(223)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导轨(71)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延迟滑块脱模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滑块组件(1)、第二滑块组件(2)、底座(7)、斜导柱(4)和驱动件(8),所述第一滑块组件(1)包括驱动部(12)和用于成型产品的侧面结构的成型部(11),所述第二滑块组件(2)包括抵挡部(21)和底板部(22),所述底板部(22)连接于所述抵挡部(21)的右侧且水平设置,所述驱动部(12)可滑动设置于所述底板部(22)上,所述抵挡部(21)上设置有横向的穿孔(211),所述成型部(11)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穿孔(211)中且其右端与所述驱动部(12)连接,在所述驱动部(12)上设置有斜孔(121),所述斜导柱(4)可滑动设置于所述斜孔(121)中,当所述斜导柱(4)竖直向上移动时能够驱动所述驱动部(12)在所述底板部(22)上向右侧滑动并带动所述成型部(11)沿所述穿孔(211)向右侧移动来进行第一次侧向移动,所述驱动件(8)与所述底板部(22)连接并能够驱动所述第二滑块组件(2)和所述第一滑块组件(1)在所述底座(7)上同时向右侧移动来进行第二次侧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延迟滑块脱模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第一限位压条(5)和两个第二限位压条(6),两个第一限位压条(5)分别设置于所述驱动部(12)的前后两侧并连接于所述底板部(22)上,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压条(6)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部(22)的前后两侧并连接于所述底座(7)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延迟滑块脱模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限位压条(5)内设置有弹性限位组件(9),在所述第二限位压条(6)上靠近所述第一限位压条(5)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缺口槽(61),在所述驱动部(12)上靠近所述第一限位压条(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缺口槽(123),当模具制作产品时所述弹性限位组件(9)卡于所述第一缺口槽(61)中,当第一次侧向移动后所述弹性限位组件(9)卡于所述第二缺口槽(123)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延迟滑块脱模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限位组件(9)包括弹性件(92)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运华徐晓阳田波左陈宇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中天精密模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