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组件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43721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28 18:47
本技术公开一种显示组件及显示装置,所述显示组件包括扩散片,所述扩散片设置有油墨,所述油墨沿所述扩散片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其中,所述扩散片的吸光率自其的底部且沿所述扩散片的宽度方向依次减小。如此设置,所述扩散片靠近背光源处的吸光率优于远离背光源处的吸光率,即所述扩散片的吸光率自其的底部且沿所述扩散片的宽度方向依次减小,如此,设于所述扩散片远离背光源处的部分油墨进入到背光发光区时,由于所述扩散片吸光率较弱,因此,即使在各种公差叠加的影响下,该部分油墨也不会使背光发光区出现明显的边缘黑线不良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显示组件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1、背光源(back light unit,简称blu)是tft-lcd液晶显示模组的必备零部件。常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家居设备等产品的液晶显示模组中。

2、随着产品的不断升级,显示屏的边框越来越窄,对应的背光的边框也越来越窄。背光灯口(即光源侧、led发光口)的发光效果处理,变成了一个行业难题。

3、请参阅图1至图2,现有地背光灯口效果处理时,为了防止发生灯口发亮的情况,通常会在背光内部的扩散膜的边缘(靠近背光led发光侧的边缘)印刷一定宽度的黑色油墨,来吸收光线,以避免出现灯口发亮的问题。

4、然而,此方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扩散片黑色油墨丝印的宽度公差以及扩散片在背光内部组装的装配位置公差叠加,经常会出现黑色油墨进入发光区而导致灯口出现黑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显示组件及显示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背光灯口处理方案容易导致灯口出现黑线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组件包括扩散片,所述扩散片设置有吸光区,所述吸光区沿所述扩散片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其中,所述吸光区的吸光率自其的底部且沿所述扩散片的宽度方向依次减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光区包括多个沿所述扩散片的宽度方向和所述扩散片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油墨,且处在所述扩散片的宽度方向上的每一排的多个所述油墨的几何中心的连线相互平行;和/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扩散片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油墨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为A,|A|≤10mm;和/或,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组件包括扩散片,所述扩散片设置有吸光区,所述吸光区沿所述扩散片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其中,所述吸光区的吸光率自其的底部且沿所述扩散片的宽度方向依次减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光区包括多个沿所述扩散片的宽度方向和所述扩散片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油墨,且处在所述扩散片的宽度方向上的每一排的多个所述油墨的几何中心的连线相互平行;和/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扩散片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油墨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为a,|a|≤10mm;和/或,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扩散片的长度方向上每一列的多个所述油墨的几何中心的连线相互平行,且在所述扩散片的宽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油墨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为c,|c|≤10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小波
申请(专利权)人:华显光电技术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