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装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管分解装置。
技术介绍
1、航空发动机涡轮级间机匣是高压部件后支点的主要支撑框架,其包括外机匣、整流叶片、承力支板、内机匣、轴承座组件、供油管、回油管、排油管、辅助排油管、通风管及与低压涡轮间的封严件。
2、供油管的作用是为轴承提供滑油,以某型号民用航空发动机的供油管连接形式为例,供油管位于级间机匣内、外侧的部分各自通过高温膨胀密封圈固定在涡轮级间机匣内、外壁安装座上。由于涡轮级间机匣属于高温部件,随着发动机运行时数的增加,供油管外侧安装座会与机匣外壁粘接。另外,附着在机匣内壁和轴承座上的密封圈会在高温下膨胀,使得供油管紧紧贴附在涡轮级间机匣上,手动不可将供油管分下,需要较大的外力方可实现供油管的分解。
3、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下述问题:相关技术中,一种方式是采用塑料锤敲击供油管接头部位,通过锤头的冲击力震动供油管,从而实现供油管的分解。锤头的敲击力过大,容易造成供油管变形。另一种是采用专用工装实现供油管的分解,但是现有的工装自身结构复杂,需要在分解供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管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管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叉机构(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剪叉机构(2)间隔布置,两个所述剪叉机构(2)的第一连接件(21)可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剪叉机构(2)的第二连接件(22)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管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管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螺杆;所述安装座(1)对应设置有螺孔(11);所述螺杆安装于所述螺孔(11),且所述螺杆的两端均伸出所述螺孔(11);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所述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管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管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叉机构(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剪叉机构(2)间隔布置,两个所述剪叉机构(2)的第一连接件(21)可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剪叉机构(2)的第二连接件(22)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管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管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螺杆;所述安装座(1)对应设置有螺孔(11);所述螺杆安装于所述螺孔(11),且所述螺杆的两端均伸出所述螺孔(11);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件或者所述第二固定件(7)固定连接,所述螺杆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管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2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晶,徐虹艳,姜祖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