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管分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43711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28 1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管分解装置,涉及航空发动机领域,用以实现供油管的快速、无损拆卸。油管分解装置包括安装座、剪叉机构、第一顶板、第二顶板以及驱动机构。剪叉机构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交叉布置。第一顶板安装于第一连接件;第二顶板安装于第二连接件。驱动机构安装于安装座,且与剪叉机构驱动连接,以改变剪叉机构的角度。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油管分解装置,尺寸非常小,可以放置在管路缝隙的任意狭小位置,考虑到了级间机匣上的供油管所处的复杂环境,并且能将驱动机构的水平运动变换成第一顶板、第二顶板的垂直运动,实现了供油管的无损、快速分解,操作十分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装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管分解装置


技术介绍

1、航空发动机涡轮级间机匣是高压部件后支点的主要支撑框架,其包括外机匣、整流叶片、承力支板、内机匣、轴承座组件、供油管、回油管、排油管、辅助排油管、通风管及与低压涡轮间的封严件。

2、供油管的作用是为轴承提供滑油,以某型号民用航空发动机的供油管连接形式为例,供油管位于级间机匣内、外侧的部分各自通过高温膨胀密封圈固定在涡轮级间机匣内、外壁安装座上。由于涡轮级间机匣属于高温部件,随着发动机运行时数的增加,供油管外侧安装座会与机匣外壁粘接。另外,附着在机匣内壁和轴承座上的密封圈会在高温下膨胀,使得供油管紧紧贴附在涡轮级间机匣上,手动不可将供油管分下,需要较大的外力方可实现供油管的分解。

3、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下述问题:相关技术中,一种方式是采用塑料锤敲击供油管接头部位,通过锤头的冲击力震动供油管,从而实现供油管的分解。锤头的敲击力过大,容易造成供油管变形。另一种是采用专用工装实现供油管的分解,但是现有的工装自身结构复杂,需要在分解供油管之前对分解工具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管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管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叉机构(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剪叉机构(2)间隔布置,两个所述剪叉机构(2)的第一连接件(21)可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剪叉机构(2)的第二连接件(22)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管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管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螺杆;所述安装座(1)对应设置有螺孔(11);所述螺杆安装于所述螺孔(11),且所述螺杆的两端均伸出所述螺孔(11);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件或者所述第二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管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管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叉机构(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剪叉机构(2)间隔布置,两个所述剪叉机构(2)的第一连接件(21)可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剪叉机构(2)的第二连接件(22)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管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管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螺杆;所述安装座(1)对应设置有螺孔(11);所述螺杆安装于所述螺孔(11),且所述螺杆的两端均伸出所述螺孔(11);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件或者所述第二固定件(7)固定连接,所述螺杆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管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2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晶徐虹艳姜祖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