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线电机模组及定子调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43517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28 18:45
本技术公开一种直线电机模组及定子调平结构。定子调平结构用于将直线电机的电机定子末端与端侧板进行固定装配,包括:第一球面调整垫,具有第一装配孔;第一锥面调整垫,具有第二装配孔,所述第一锥面调整垫的凹锥面与所述第一球面调整垫的凸球面抵接形成线接触;锁固件,包括调节端帽和与所述调节端帽固定相连的螺杆,所述螺杆的外径小于所述端侧板的第三装配孔的孔径;所述螺杆依次穿过所述第三装配孔、所述第二装配孔及所述第一装配孔后与所述电机定子末端螺合紧固,所述第一锥面调整垫和所述第一球面调整垫压紧在所述端侧板的内侧面与所述电机定子末端之间。本申请实现调整或补偿所述端侧板与所述电机定子末端之间存在的装配偏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机,尤其是涉及一种直线电机模组及定子调平结构


技术介绍

1、中国专利cn205647230u公开一种使用棒状直线电机的直线运动驱动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直线导轨,底座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固定安装棒状直线电机、并具有防撞作用的电机定子固定座;棒状直线电机包括电机定子和电机动子,所述电机动子套设在所述电机定子上,所述电机定子的两端横向固定在固定座上。此技术方案中将电机定子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座进行横向固定,但两端的固定座分别在底座上的装配位置不一定完全等高,同时由于电机动子是套设在电机定子上进行水平直线移动,若电机定子的中心轴与水平面不平行时,电机动子容易与电机定子发生剐蹭或碰撞,导致直线电机损坏甚至报废而无法正常运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出一种直线电机模组及定子调平结构,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因无法保证直线电机的电机定子的平行度而容易发生故障或损坏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提出一种定子调平结构,用于将直线电机的电机定子末端与端侧板进行固定装配,所述定子调平结构具体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定子调平结构,用于将直线电机的电机定子末端与端侧板进行固定装配,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调平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定子调平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端侧板的外侧面与所述调节端帽之间抵接有第二球面调整垫和第二锥面调整垫,所述第二锥面调整垫与所述端侧板内侧面抵接,且所述第二球面调整垫的凸球面与所述第二锥面调整垫的凹锥面抵接形成线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定子调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球面调整垫与所述电机定子的末端为一体结构;或/和,所述第二球面调整垫与所述调节端帽为一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定子调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子调平结构,用于将直线电机的电机定子末端与端侧板进行固定装配,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调平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定子调平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端侧板的外侧面与所述调节端帽之间抵接有第二球面调整垫和第二锥面调整垫,所述第二锥面调整垫与所述端侧板内侧面抵接,且所述第二球面调整垫的凸球面与所述第二锥面调整垫的凹锥面抵接形成线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定子调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球面调整垫与所述电机定子的末端为一体结构;或/和,所述第二球面调整垫与所述调节端帽为一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定子调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面调整垫与所述端侧板内侧面为一体结构;或/和,所述第二锥面调整垫与所述端侧板外侧面为一体结构。

5.一种直线电机模组,包括直线电机及用于固定所述直线电机的一组端侧板,所述直线电机包括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学刚尹振圆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德玛特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