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见光修复型水性聚氨酯乳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43492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28 1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可见光修复型水性聚氨酯乳液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聚四氢呋喃、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2,2‑二羟甲基丙酸和二月桂酸丁基锡于反应器中,置于60~90℃下预聚扩链,然后加入ASB‑PEG<subgt;2000</subgt;‑ASB置于40~60℃下扩链,接着加入丁二醇和碳酰肼继续扩链,随后加入葡萄糖置于40~60℃下交联,最后降温至25~50℃,加入三乙胺搅拌成盐,加入去离子水搅拌分散,乳化后制备得到可见光修复型水性聚氨酯乳液,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得到新型化合物ASB‑PEG<subgt;2000</subgt;‑ASB,其在可见光波段内具有较宽的吸收,自修复效率高,并将其与聚四氢呋喃同时作为软段引入至水性聚氨酯中,制备的水性聚氨酯乳液兼具高机械性能和可见光诱导自修复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可见光修复型水性聚氨酯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水性聚氨酯是以水代替有机溶剂作为分散介质的新型聚氨酯体系,有着无污染、安全可靠、机械性能优良、生物相容性好、易于改性等优点,近些年成为一种满足高性能要求的环保型材料。然而,水性聚氨酯材料在日常使用中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机械损伤,通常会大大影响其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因此,赋予水性聚氨酯自修复性能是提高其耐用性和缩短其维护成本的有效策略。

2、可见光是一种温和、绿色、易获取的自然资源,基于可见光诱导的自修复材料是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化学的有效候选材料。含有芳香席夫碱键的化合物对可见光有吸收,其在可见光照射下会发生快速的亚胺复分解和交换。现有技术中含有芳香席夫碱键的化合物通常是以扩链剂的形式引入水性聚氨酯中,利用合成的芳香席夫碱小分子的羟基与聚氨酯链段的异氰酸酯基团反应,增加分子量的同时引入可见光自修复性能,然而合成的芳香席夫碱小分子通常在可见光波段中吸收较窄,对可见光利用率低,自修复性能一般不能达到最佳。

3、另外现有自修复聚氨酯弹性体快速且易于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见光修复型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取聚四氢呋喃、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2,2-二羟甲基丙酸和二月桂酸丁基锡于反应器中,置于60~90℃下预聚扩链2~4h,然后加入ASB-PEG2000-ASB置于40~60℃下扩链2~4h,接着加入丁二醇和碳酰肼继续扩链2~3h,随后加入葡萄糖搅拌混合,置于40~60℃下交联反应2~5h,最后降温至25~50℃,加入三乙胺搅拌成盐1~2h,反应完成后加入去离子水剧烈搅拌充分分散,乳化后制备得到可见光修复型水性聚氨酯乳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见光修复型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SB-...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见光修复型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取聚四氢呋喃、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2,2-二羟甲基丙酸和二月桂酸丁基锡于反应器中,置于60~90℃下预聚扩链2~4h,然后加入asb-peg2000-asb置于40~60℃下扩链2~4h,接着加入丁二醇和碳酰肼继续扩链2~3h,随后加入葡萄糖搅拌混合,置于40~60℃下交联反应2~5h,最后降温至25~50℃,加入三乙胺搅拌成盐1~2h,反应完成后加入去离子水剧烈搅拌充分分散,乳化后制备得到可见光修复型水性聚氨酯乳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见光修复型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sb-peg2000-asb与聚四氢呋喃混合物、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2,2-二羟甲基丙酸、丁二醇、碳酰肼、葡萄糖和三乙胺的质量比为20~27:7~9:1~1.5:0.2~0.4:0.2~0.4:0.3~0.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见光修复型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置于40~60℃下交联反应2~5h的搅拌速率为150~300rpm,所述反应完成后加入去离子水剧烈搅拌充分分散的搅拌速率为1000~1500rp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见光修复型水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煜殷俊张云朋高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卡西奥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