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43001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28 18:42
本技术属于不互溶的液体的分离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包括分离池、设置在所述分离池顶部的出油口、设置在所述分离池底部的出水口和设置在所述分离池底部的气囊,所述气囊连通至充气组件,所述充气组件用于向所述气囊充气并增加所述气囊的体积。本申请中,设置气囊用于占据分离池内的空间,在不额外加水或少加水的前提下,达到提高油层液面的目的,使得油的液面能够从出油口处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不互溶的液体的分离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油水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1、现有的油水分离处理主要是依靠油水分离池进行的,油水分离池的下部设有排水口,上部设有排油口,利用油与水的比重不同会自然分层,使水从排水口排出,油从排油口排出。将排水口设置在油水分离池的下部可以尽可能的将分离池内的水排出,避免水储存在分离池内变质而产生臭味。将排油口设置的分离池的上部,使油和水之间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分层。

2、这样一来,排水口与排油口的距离较大,当分离池内的水较少而使油层的高度低于排油口时,此时,油就不能顺利的进入排油口中,这就需要重新往分离池内注入清水,以升高水面,进而抬高油层的高度,使油层进入到排油口内。这样一来就会造成大量的清水被浪费,不利于节约水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油水分离装置,用来解决使用补水的方式提升油层的液面高度会浪费大量水资源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包括分离池、设置在所述分离池顶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池(1)、设置在所述分离池(1)顶部的出油口(2)、设置在所述分离池(1)底部的出水口(7)和设置在所述分离池(1)底部的气囊(3),所述气囊(3)连通有充气组件(4),所述充气组件(4)用于向所述气囊(3)充气并增加所述气囊(3)的体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池(1)内设置有过滤板(6),所述分离池(1)侧壁上设置有入料口(5),所述过滤板(6)设置在所述入料口(5)处,所述过滤板(6)配合所述分离池(1)的侧壁围成缓冲室,所述过滤板(6)上分布有过滤孔(61)。

>3.根据权利要求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池(1)、设置在所述分离池(1)顶部的出油口(2)、设置在所述分离池(1)底部的出水口(7)和设置在所述分离池(1)底部的气囊(3),所述气囊(3)连通有充气组件(4),所述充气组件(4)用于向所述气囊(3)充气并增加所述气囊(3)的体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池(1)内设置有过滤板(6),所述分离池(1)侧壁上设置有入料口(5),所述过滤板(6)设置在所述入料口(5)处,所述过滤板(6)配合所述分离池(1)的侧壁围成缓冲室,所述过滤板(6)上分布有过滤孔(6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组件(4)为气泵,所述气泵和所述气囊(3)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组件(4)包括补料箱(41)、补气管(42)和补水管(43),所述补料箱(41)内设置有补气腔(44)和补水腔(45),所述补气腔(44)和所述补水腔(45)之间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欣陈鹏周洋徐静尹树花
申请(专利权)人:泰伦特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