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中导连拱隧道先行洞预加反力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42766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28 1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公路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中导连拱隧道先行洞预加反力设计方法,该无中导连拱隧道先行洞预加反力设计方法基于径向加固锚杆;通过先行洞靠近后行洞侧拱肩处打设径向加固锚杆,利用径向加固锚杆加固三角区不稳定围岩,并提供径向预加反力使得先行洞拱肩结构得到有效的约束。当先行洞开挖后,该无中导连拱隧道先行洞预加反力设计方法可通过计算指导拱肩径向加固锚杆能以最经济、有效的位置、角度及长度打设,在后行洞开挖前预先加固三角区不稳定围岩并提供拉力约束拱肩结构变形;从而防范先行洞结构可能发生的开裂甚至破坏,提高先行洞隐中墙侧的局部稳定性,保障隧道结构安全及施工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公路工程,特别涉及一种无中导连拱隧道先行洞预加反力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公路隧道的建设过程中,无中导连拱隧道因施工速度较快、用地较少及造价较低等因素在国内部分地区应用较为广泛。在无中导连拱隧道施工过程,先行洞受浅埋偏压、围岩软弱及后行洞开挖等因素影响,可能会造成工程事故或结构病害,尤其在后行洞开挖后,三角区围岩受到二次扰动,围岩破碎、区域内应力集中,使得先行洞拱肩处衬砌易产生较大变形,导致结构开裂,更为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发生结构破坏、坍塌,给无中导连拱隧道的建设带来了极大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中导连拱隧道先行洞预加反力设计方法,该无中导连拱隧道先行洞预加反力设计方法旨在控制先行洞拱肩部位的结构变形,防止发生结构性破坏,保障无中导连拱隧道的结构安全及施工安全。

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无中导连拱隧道先行洞预加反力设计方法,该无中导连拱隧道先行洞预加反力设计方法基于径向加固锚杆;通过先行洞靠近后行洞侧拱肩处打设径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中导连拱隧道先行洞预加反力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无中导连拱隧道先行洞预加反力设计方法基于径向加固锚杆;通过先行洞靠近后行洞侧拱肩处打设径向加固锚杆,利用径向加固锚杆加固三角区不稳定围岩,并提供径向预加反力使得先行洞拱肩结构得到有效的约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中导连拱隧道先行洞预加反力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加固锚杆在打设前,需通过数值计算得到先行洞隐中墙侧拱肩及仰拱部位的两处反弯点并以反弯点取局部结构受力计算,得到拱肩径向加固锚杆的位置、角度及预加反力大小,以预加反力大小反算获得径向加固锚杆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中导连拱隧道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中导连拱隧道先行洞预加反力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无中导连拱隧道先行洞预加反力设计方法基于径向加固锚杆;通过先行洞靠近后行洞侧拱肩处打设径向加固锚杆,利用径向加固锚杆加固三角区不稳定围岩,并提供径向预加反力使得先行洞拱肩结构得到有效的约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中导连拱隧道先行洞预加反力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加固锚杆在打设前,需通过数值计算得到先行洞隐中墙侧拱肩及仰拱部位的两处反弯点并以反弯点取局部结构受力计算,得到拱肩径向加固锚杆的位置、角度及预加反力大小,以预加反力大小反算获得径向加固锚杆长度。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昱博王安民肖支飞覃青松李志厚陈树汪张涛白国权陈俊武何俊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