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元器件上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42633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28 18:4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元器件上料机构,涉及元器件领域,包括底座和上料盒,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底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上升组件,通过上升组件和延伸组件的设置,使用时第一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随后主动齿轮转动带动两侧的从动齿轮转动,随后从动齿轮转动带动往复丝杆转动,两个往复丝杆转动带动两个上料盒一上一下进行替换循环上料,进而减少下落装料时间,加快工作的进程,同时当将元器件从上料盒内推出时,第三电机带动第二丝杆转动,随后第三丝杆转动带动延伸板从收纳槽内延伸处,进而挡住上料盒与平台之间的间隙,从而避免推料时元器件卡住间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元器件领域,具体为一种元器件上料机构


技术介绍

1、电子元器件是电子元件和电小型的机器、仪器的组成部分,其本身常由若干零件构成,可以在同类产品中通用;常指电器、无线电、仪表等工业的某些零件,如电容、晶体管、游丝、发条等子器件的总称。常见的有二极管等。电子元器件包括:电阻、电容器、电位器、电子管、散热器、机电元件、连接器、陶瓷磁性材料、印刷电路用基材基板、电子功能工艺专用材料、电子胶(带)制品、电子化学材料及部品等。

2、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6888914u 一种电子元器件高精度上料装置,针对传统的电子元器件上料方式是依靠人工进行上料,上料效率低,难以控制上料具体的高低位置,降低工作效率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底座和上料框,所述上料框内滑动安装有推料板和挡板,推料板和挡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连接框,且推料板的右侧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左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拉绳,所述上料框的前后两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同一个连接轴,连接轴的外侧固定套接有绕线轮和蜗轮。

3、虽然本技术通过控制上料框进行升降运动,对上料高度进行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元器件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上料盒(2),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两个所述支撑杆(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板(4),所述横板(4)底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上升组件(5),所述上料盒(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料组件(6),所述上料盒(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延伸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元器件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组件(6)包括第一安装板(601),所述第一安装板(6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602),所述第二电机(602)的输出端花键连接有第二传动杆(603),所述第二传动杆(60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元器件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上料盒(2),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两个所述支撑杆(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板(4),所述横板(4)底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上升组件(5),所述上料盒(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料组件(6),所述上料盒(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延伸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元器件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组件(6)包括第一安装板(601),所述第一安装板(6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602),所述第二电机(602)的输出端花键连接有第二传动杆(603),所述第二传动杆(60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604),所述第一丝杆(604)的另一端通过安装b轴承转动连接在第一安装板(601)内壁的另一侧,所述第一丝杆(604)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605),所述第一锥齿轮(605)的齿面啮合有第二锥齿轮(606),所述第二锥齿轮(60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一侧固定连接在上料盒(2)的顶部,所述螺纹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提升杆,所述提升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开合板(607),所述第一丝杆(604)表面的另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高银叶春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创精锐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