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雷接地的引下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41823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25 19:35
本技术提供一种防雷接地的引下线结构,包括横向钢管、竖向钢管、第一接地体和第二接地体,所述竖向钢管固定连接于横向钢管管面底部的中部,所述竖向钢管与横向钢管相连通,所述第一接地体贯穿于横向钢管的两端之间,所述第二接地体贯穿于竖向钢管的底端,所述第二接地体的顶端延伸至横向钢管内部第一接地体的底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通过加固板与两个加固环套相对一侧之间的卡接可对横向钢管与竖向钢管之间的直角夹角进行加固,加固板与横向钢管、竖向钢管之间的夹角角度均为45°,形成三角稳定结构,从而可以提高防雷接地引下线结构的抗折弯性能,有效延长了T形防雷接地引下线结构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防雷接地的引下线结构,属于接地线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1、一套完整的防雷系统包括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引下线指连接接闪器与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防雷装置的引下线应满足机械强度、耐腐蚀和热稳定的要求,为接闪器承受的大电流提供良好的接地通路。接地线主要是在建筑物四周及部分中间的柱子内进行布置。

2、现有的防雷接地引下线结构呈t形连接压接管状,由横向钢管与纵向钢管垂直连通固定,并且内部的接地体为了避免焊接产生的火花采用液压压接的方式进行固定,然而t形连接压接管的直角夹角未进行单独支撑,使得防雷接地引下线结构的抗折弯性能较差,长时间使用后,横向钢管与纵向钢管的连接处容易因折弯产生裂缝的现象,缩短了t形防雷接地引下线结构的使用寿命。

3、综上,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雷接地的引下线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防雷接地的引下线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t型连接压接管的直角夹角处无支撑,抗折弯性能较差的问题。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雷接地的引下线结构,包括横向钢管(1)、竖向钢管(2)、第一接地体(3)和第二接地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钢管(2)固定连接于横向钢管(1)管面底部的中部,所述竖向钢管(2)与横向钢管(1)相连通,所述第一接地体(3)贯穿于横向钢管(1)的两端之间,所述第二接地体(4)贯穿于竖向钢管(2)的底端,所述第二接地体(4)的顶端延伸至横向钢管(1)内部第一接地体(3)的底部,所述横向钢管(1)管面的两侧和竖向钢管(2)的管面均套设有加固环套(6),每两个加固环套(6)的相对一侧之间均卡接有加固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雷接地的引下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雷接地的引下线结构,包括横向钢管(1)、竖向钢管(2)、第一接地体(3)和第二接地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钢管(2)固定连接于横向钢管(1)管面底部的中部,所述竖向钢管(2)与横向钢管(1)相连通,所述第一接地体(3)贯穿于横向钢管(1)的两端之间,所述第二接地体(4)贯穿于竖向钢管(2)的底端,所述第二接地体(4)的顶端延伸至横向钢管(1)内部第一接地体(3)的底部,所述横向钢管(1)管面的两侧和竖向钢管(2)的管面均套设有加固环套(6),每两个加固环套(6)的相对一侧之间均卡接有加固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雷接地的引下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地体(3)的底部与第二接地体(4)的顶部之间通过液压压接固定,所述横向钢管(1)与第一接地体(3)相接触,所述竖向钢管(2)与第二接地体(4)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雷接地的引下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环套(6)包括加固套(61),所述加固套(61)的顶部与底部之间开设有套孔(62),所述套孔(62)的内部套设有弹性胶套(63),所述加固套(6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直角座(64),两个所述直角座(64)的顶部且位于加固套(6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树军张国伟石坚周可雅张凯张国英宗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唐大德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