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打磨抛光双头力控打磨机。
技术介绍
1、目前发动机叶片的表面加工,一部分还是基于人工打磨抛光,打磨机也是用一个头的砂轮打磨,或者小型手持式打磨机进行人工打磨。现基于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制造的需要,打磨设备尽可能的摆脱人工参与,从而实现打磨自动化。
2、由此从单头砂轮打磨机发展到了单头砂带打磨机机时代,随着科技技术,数字化,自动化加工的发展,孕育出了打磨抛光双头力控打磨机,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磨抛光双头力控打磨机,旨在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打磨抛光双头力控打磨机,包括驱动箱体,所述驱动箱体底端固定连接有多个电机安装座,且多个所述电机安装座均匀分布,所述驱动箱体上端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上固定连接有力控器,所述力控器上连接有两个打磨接触轮,所述驱动箱体的内腔底面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套接有同步齿轮,所述同步齿轮通过同步带连接驱动轮,且所述驱动轮转动连接立柱,所述驱动轮通过砂带将动力传递到打磨接触轮上,所述立柱中部固定安装有砂带张紧轮组件,且所述砂带张紧轮组件抵接砂带,所述砂带张紧轮组件用于实现砂带的张紧和放松,所述立柱上端固定连接有纠偏组件,且所述纠偏组件抵接砂带,所述纠偏组件用于使砂带能稳定在打磨接触轮的中间位置;还包括电气控制器和传动轮,所述电气控制器固定连接立柱,且所述电气控制器电性连接砂带
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两个所述打磨接触轮错开度设置。
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砂带张紧轮组件件包括气缸和张紧轮;立柱上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电性连接电气控制器,且所述气缸的驱动轴上转动连接有立柱,且所述立柱抵接砂带。
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打磨接触轮规格可根据工艺要求,进行快速更换。
7、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8、1、该装置提供了快速打磨抛光响应,双打磨接触轮错位排列,使整个打磨工作站结构更加紧凑,同时还节约了机械臂来回移动的时间和距离(虽然很少)。双打磨接触轮错位排列,避免了打磨接触轮对机械臂上夹具的干涉。
9、2、该装置,是单电机双驱动打磨接触轮,因此,节约了一个驱动电机,使设备整体结构简化和稳固。
10、3、该装置上的双打磨接触轮安装在一个力控器上,从而降低了将近一半打磨机的的制造成本。
11、为了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打磨抛光双头力控打磨机,包括驱动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箱体底端固定连接有多个电机安装座,且多个所述电机安装座均匀分布,所述驱动箱体上端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上固定连接有力控器,所述力控器上连接有两个打磨接触轮,所述驱动箱体的内腔底面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套接有同步齿轮,所述同步齿轮通过同步带连接驱动轮,且所述驱动轮转动连接立柱,所述驱动轮通过砂带将动力传递到打磨接触轮上,所述立柱中部固定安装有砂带张紧轮组件,且所述砂带张紧轮组件抵接砂带,所述砂带张紧轮组件用于实现砂带的张紧和放松;还包括电气控制器和传动轮,所述电气控制器固定连接立柱,且所述电气控制器电性连接砂带张紧轮组件和电机,所述立柱上转动连接有多个传动轮,所述传动轮用于改变砂带的传动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磨抛光双头力控打磨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打磨接触轮错开度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磨抛光双头力控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砂带张紧轮组件件包括气缸和张紧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磨抛光双头力控打磨机,包括驱动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箱体底端固定连接有多个电机安装座,且多个所述电机安装座均匀分布,所述驱动箱体上端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上固定连接有力控器,所述力控器上连接有两个打磨接触轮,所述驱动箱体的内腔底面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套接有同步齿轮,所述同步齿轮通过同步带连接驱动轮,且所述驱动轮转动连接立柱,所述驱动轮通过砂带将动力传递到打磨接触轮上,所述立柱中部固定安装有砂带张紧轮组件,且所述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登基,刘开封,董伊鑫,贾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联擎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