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烧烫伤和慢性难愈性伤口的药膏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40074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25 1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治疗烧烫伤和慢性难愈性伤口的药膏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技术领域。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紫花地丁、三叉苦、苦楝根、积雪草、板兰根、山桅子、金刚茹、忍冬藤、南酸枣皮、野苦参、地龙、苦胆草、蜂蜡、山茶油。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药膏,主要用于治疗烧伤、烫伤、各种原因导致的难愈性伤口,本品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组方合理,疗效确切,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痛,祛腐生肌,促进愈合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烧烫伤和慢性难愈性伤口的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烧烫伤和慢性难愈性伤口是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主要是由火焰、开水、热蒸汽、化学物质、光、电、放射线以及外伤感染、久卧病人局部组织受压引起压疮、糖尿病烂足感染、血管疾病引起下肢溃疡等原因所导致的。烧烫伤会引起皮肤组织损伤、红肿疼痛、起水泡,甚至是皮肤剥脱,严重时会伤口溃烂伤及组织和骨骼,对于某些严重烧烫伤或慢性难愈性伤口,若处理不及时,就会导致不良的后果,如因细菌感染而引起的败血症,甚至是死亡。到目前为止,烧烫伤和慢性难愈性伤口仍存在着创面疼痛、进行性坏死、易感染、难愈合、疤痕等难题。西医外科手术,如植皮术,是目前治疗严重深度烧烫伤和慢性难愈性伤口的主要方法之一,但运用植皮术等外科手术进行治疗,费用高昂、并发症多,重大伤口坏死后无法复生真皮肤而留下疤痕,使患者易出现不良反应,甚至出现重要器官或系统功能严重受损而致使残疾或死亡;而西医外用药,主要是抗菌的外用药,如磺胺嘧啶银,是目前治疗轻度烧烫伤的方法之一,但有使创面损害加重的缺点。相应的,我国传统的中医药在烧烫伤的治疗上有着丰富的经验,主要是外用药,如紫草油、京万红软膏、复方芦荟霜剂、复方熊胆液、烧伤灵等,虽然这些产品对烧烫伤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止痒、消炎、镇痛、促进创面愈合等作用,但是容易留下疤痕,且愈合效果也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治疗烧烫伤和慢性难愈性伤口的药膏及其制备方法,主要用于治疗烧伤、烫伤、各种原因导致的难愈性伤口,本品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组方合理,疗效确切,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痛,祛腐生肌,促进愈合的功效。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烧烫伤和慢性难愈性伤口的药膏,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紫花地丁、三叉苦、苦楝根、积雪草、板兰根、山桅根、金刚茹、忍冬藤、南酸枣皮、野苦参、地龙、苦胆草、蜂蜡、山茶油。

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制备而成:紫花地丁15-25份、三叉苦15-25份、苦楝根15-25份、积雪草5-15份、板兰根5-15份、山桅根15-25份、金刚茹15-25份、忍冬藤5-15份、南酸枣皮25-35份、野苦参5-15份、地龙15-25份、苦胆草5-15份、蜂蜡15-25份、山茶油350-450份。

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制备而成:紫花地丁20份、三叉苦20份、苦楝根20份、积雪草10份、板兰根10份、山桅根20份、金刚茹20份、忍冬藤10份、南酸枣皮30份、野苦参10份、地龙20份、苦胆草10份、蜂蜡20份、山茶油400份。

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保护一种上述的治疗烧烫伤和慢性难愈性伤口的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将紫花地丁、三叉苦、苦楝根、积雪草、板兰根、山桅根、金刚茹、忍冬藤、南酸枣皮、野苦参、地龙、苦胆草切碎打成粗粉放入不锈钢锅中,倒入山茶油浸泡,加温炸至焦黄,过滤去药渣,取油加热,加入蜂腊并使其充分熔化,搅至冷却成膏。

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粗粉的粒径为20-40目。

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的温度为180-220℃。

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的温度为200℃。

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浸泡的时间为6-8天。

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浸泡的时间为7天。

1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保护一种上述的治疗烧烫伤和慢性难愈性伤口的药膏在制备治疗烧伤、烫伤和各种慢性难愈性伤口的药物中的应用。

14、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本专利技术制得的药膏,主要用于治疗烧伤、烫伤、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难愈性伤口,本品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组方合理,疗效确切,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痛,祛腐生肌,促进愈合的功效。能迅速止痛,保护创面,杀菌消炎,抑制感染,祛腐生肌,促进残余皮肤组织再生,加速创面愈合和减轻疤痕的作用,对创面无刺激无毒副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烧烫伤和慢性难愈性伤口的药膏,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紫花地丁、三叉苦、苦楝根、积雪草、板兰根、山桅根、金刚茹、忍冬藤、南酸枣皮、野苦参、地龙、苦胆草、蜂蜡、山茶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烧烫伤的药膏,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制备而成:紫花地丁15-25份、三叉苦15-25份、苦楝根15-25份、积雪草5-15份、板兰根5-15份、山桅根15-25份、金刚茹15-25份、忍冬藤5-15份、南酸枣皮25-35份、野苦参5-15份、地龙15-25份、苦胆草5-15份、蜂蜡15-25份、山茶油350-450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烧烫伤和慢性难愈性伤口的药膏,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制备而成:紫花地丁20份、三叉苦20份、苦楝根20份、积雪草10份、板兰根10份、山桅根20份、金刚茹20份、忍冬藤10份、南酸枣皮30份、野苦参10份、地龙20份、苦胆草10份、蜂蜡20份、山茶油400份。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治疗烧烫伤和慢性难愈性伤口的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粉的粒径为20-40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的温度为180-22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的温度为200℃。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的时间为6-8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的时间为7天。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治疗烧烫伤的药膏在制备治疗烧伤、烫伤的药物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烧烫伤和慢性难愈性伤口的药膏,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紫花地丁、三叉苦、苦楝根、积雪草、板兰根、山桅根、金刚茹、忍冬藤、南酸枣皮、野苦参、地龙、苦胆草、蜂蜡、山茶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烧烫伤的药膏,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制备而成:紫花地丁15-25份、三叉苦15-25份、苦楝根15-25份、积雪草5-15份、板兰根5-15份、山桅根15-25份、金刚茹15-25份、忍冬藤5-15份、南酸枣皮25-35份、野苦参5-15份、地龙15-25份、苦胆草5-15份、蜂蜡15-25份、山茶油350-450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烧烫伤和慢性难愈性伤口的药膏,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制备而成:紫花地丁20份、三叉苦20份、苦楝根20份、积雪草10份、板兰根10份、山桅根20份、金刚茹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封大为封竣元卢英华
申请(专利权)人:宾阳县封氏烧伤创疡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