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土地区路基边坡自锚型轻质土挡土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38743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25 1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软土地区挡土墙设计领域,公开了一种软土地区路基边坡自锚型轻质土挡土墙,包括地基一,其上放置有地基二,地基二上铺设有路面;挡土墙主体,其对称设置有两个,其堆砌在地基一和地基二的两侧;集中板,其设置在挡土墙主体上,集中板的一端延伸到地基一和地基二内;格栅,设置有多个,对应的格栅相互连接,格栅设置在、地基二和挡土墙主体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减少另外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同时通过多种机构之间的共同作用,能够形成很好的咬合作用,控制住土粒的位移,提高路基、挡土墙结构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增加路基、挡土墙相互的牵拉作用,提高挡土墙抗倾覆、抗滑移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软土地区挡土墙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土地区路基边坡自锚型轻质土挡土墙


技术介绍

1、挡土墙是指支撑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它的主要结构型式为:重力式挡土墙、锚定式挡土墙、扶壁式挡土墙、加筋土挡土墙等,软土地区地基一般是承载力比较低的淤泥以及淤泥质土,我国幅员辽阔,在施工中难免遇到软土地基,在软土地基上进行路基-挡土墙的修建,对承载力要求较高的重力式挡土墙、扶壁式挡土墙不是一个最佳选择,如果选择这两种挡土墙均需要进行换土、设置砂砾垫层以及砂桩等人工加固,而常用的锚杆式挡土墙以及加筋土挡土墙虽然自重较轻,但是经济上花费较大,工程造价较高,进而现有的几种并不能很好的满足现有的软土地基的防护。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软土地基综合性能不好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软土地区路基边坡自锚型轻质土挡土墙。

2、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软土地区路基边坡自锚型轻质土挡土墙,包括:地基一,其上放置有地基二,地基二上铺设有路面;挡土墙主体,其对称设置有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土地区路基边坡自锚型轻质土挡土墙,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地区路基边坡自锚型轻质土挡土墙,其特征在于,地基一、地基二和挡土墙主体内格栅连接处固定处理,10—15cm设置一个连接点,格栅拉紧,格栅厚度为3—10mm,每延米纵横向拉伸屈服力为15-45KN/m,纵横向伸长率为13%-1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地区路基边坡自锚型轻质土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墙配比中,泥土占比为0-40,混凝土占比为20-50,挡土墙主体在填筑浇筑后轻质土厚度不小于30c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地区路基边坡自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土地区路基边坡自锚型轻质土挡土墙,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地区路基边坡自锚型轻质土挡土墙,其特征在于,地基一、地基二和挡土墙主体内格栅连接处固定处理,10—15cm设置一个连接点,格栅拉紧,格栅厚度为3—10mm,每延米纵横向拉伸屈服力为15-45kn/m,纵横向伸长率为13%-1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地区路基边坡自锚型轻质土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墙配比中,泥土占比为0-40,混凝土占比为20-50,挡土墙主体在填筑浇筑后轻质土厚度不小于30c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地区路基边坡自锚型轻质土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墙主体包括最内部的轻质土主体,所述轻质土主体的外侧连接有高分子保护层,高分子保护层的外侧包裹有氧化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土地区路基边坡自锚型轻质土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包括水平格栅、倾斜格栅和垂直格栅,所述水平格栅、倾斜格栅和垂直格栅均由多个管道单元组成,水平格栅水平设置,垂直格栅竖向设置,倾斜格栅倾斜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软土地区路基边坡自锚型轻质土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单元包括最内层的高强钢丝,钢丝外包裹聚乙烯,形成钢塑复合肋条,结点处用超声波特殊工艺进行焊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软土地区路基边坡自锚型轻质土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单元包括最外层的摩擦层,摩擦层内依次连接有耐腐层、纤维层和塑料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杰卢正姚海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