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通风,具体为一种绿色建筑的智能化通风节能系统。
技术介绍
1、建筑的换气通风是建筑运营过程中重要的能耗之一因此在绿色建筑运营过程中,需要采用合理的节能通风装置实现节能通风作用,减少建筑通风的能源损耗。
2、目前,已经有无动力风帽等设备实现无需人造能源输入的情况下,进行持续性通风。但是,其进气较少,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此外,在通风结构中,还需要考虑雨雪的侵入,目前的结构为了阻挡雨雪,对进气位置进行了一定的限制,影响通风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绿色建筑的智能化通风节能系统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建筑的智能化通风节能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绿色建筑的智能化通风节能系统,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一端滑动套接若干支撑滑杆,所述支撑滑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顶罩,所述顶罩远离支撑滑杆的一端面中心固定安装有风向传感器,所述顶罩的另一端面中心固定连接安装杆的一端,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色建筑的智能化通风节能系统,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一端滑动套接若干支撑滑杆(2),所述支撑滑杆(2)的一端均固定连接顶罩(3),所述顶罩(3)远离支撑滑杆(2)的一端面中心固定安装有风向传感器(4),所述顶罩(3)的另一端面中心固定连接安装杆(5)的一端,所述安装杆(5)固定连接有挡风罩(6),所述安装杆(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多级电动伸缩杆(11)的驱动端,所述多级电动伸缩杆(11)转动套接支撑环(12),所述支撑环(12)固定安装在管体(1)内,所述多级电动伸缩杆(11)远离安装杆(5)的一端传动连接伺服电机(16),所述伺服电机(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建筑的智能化通风节能系统,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一端滑动套接若干支撑滑杆(2),所述支撑滑杆(2)的一端均固定连接顶罩(3),所述顶罩(3)远离支撑滑杆(2)的一端面中心固定安装有风向传感器(4),所述顶罩(3)的另一端面中心固定连接安装杆(5)的一端,所述安装杆(5)固定连接有挡风罩(6),所述安装杆(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多级电动伸缩杆(11)的驱动端,所述多级电动伸缩杆(11)转动套接支撑环(12),所述支撑环(12)固定安装在管体(1)内,所述多级电动伸缩杆(11)远离安装杆(5)的一端传动连接伺服电机(16),所述伺服电机(16)固定安装在支撑环(1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的智能化通风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罩(3)为碗型结构,所述顶罩(3)的外径大于管体(1)的外径,所述收集罩(102)为漏斗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的智能化通风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罩(6)的长度小于等于管体(1)的内径,所述挡风罩(6)的长度方向与风向传感器(4)的指示方向相互垂直设置,所述支撑滑杆(2)圆周均布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的智能化通风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若干清理齿(101),所述清理齿(101)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排风口(7)之间,所述排风口(7)圆周均布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的智能化通风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电动伸缩杆(11)的端部固定套接外齿环(111),所述外齿环(111)啮合连接主动齿轮(161),所述主动齿轮(161)固定连接伺服电机(16)的输出轴,所述支撑环(1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杆(121)的一端,所述支撑杆(12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管体(1)的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的智能化通风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13)的一端中心内凹设有卡槽一(1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的智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漆金银,吴同,孙思,周舟,董志金,
申请(专利权)人:淮安新水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