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液内循环式水解酸化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36423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25 09:44
本技术公开了全液内循环式水解酸化反应器,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污水池,所述污水池内腔的四角均固定安装有反射板,所述反射板呈四十五度倾斜设置;本技术通过污水进水组件、稀释水进水组件和四组反射板配合使用,可以使得污水池内部污水进行循环,以提升其反应速度,并且,通过泥水分离排水组件可以将处理后的污水排出污水池,在此中不会将污水池中的污泥带出,通过本装置的设置,可有效稳定污水池中生化系统,不仅能强化对系统内的盐度、生物抑制剂等物质的内部自我平衡能力,并能自我修复池体内碳氮比失衡状态,从而大幅降低烧碱或者营养剂的投加量,节约运行费用,降低操作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具体为全液内循环式水解酸化反应器


技术介绍

1、水解酸化处理技术是将废水厌氧生物处理过程控制在厌氧消化的第一阶段,即水解酸化阶段,利用碱性的水解产酸菌将复杂有机物转化为简单有机物。不仅能降低污染程度,还能降低污染物的复杂程度,提高后续生物处理的效率。

2、在水解酸化处理污水过程中,现有技术中需要使用到搅拌装置对污水池中的污水以及污泥、辅助絮凝颗粒进行搅拌混合,使其能够快速对污水进行处理,这样就会导致污水池内部结构较多,占用空间较大,不利于后期维护,并且,在排水过程中易把污泥从污水池中带出,导致其内部污水处理系统失衡,需要重新添加污泥和辅助絮凝颗粒,增加了污水处理成本,因此我们需要提出全液内循环式水解酸化反应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全液内循环式水解酸化反应器,具备可通过水流带动污水池内部水循环,并且可以通过污水池底部侧面的水泥分离装置对泥水进行分离以防止污泥从污水池中随水排出的优点,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全液内循环式水解酸化反应器,包括污水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池(1)内腔的四角均固定安装有反射板(2),所述反射板(2)呈四十五度倾斜设置,所述污水池(1)内腔的一侧安装有污水进水组件,所述污水池(1)内腔的另一侧安装有稀释水进水组件,所述污水进水组件和稀释水进水组件配合实现污水池(1)内部循环,所述污水池(1)内腔底部的一侧安装有侧置的泥水分离排水组件,所述污水池(1)的顶部呈密封设置,且所述污水池(1)的顶部设置有可分离的投料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液内循环式水解酸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进水组件包括设于污水池(1)一侧的污水进水管(3),所述污...

【技术特征摘要】

1.全液内循环式水解酸化反应器,包括污水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池(1)内腔的四角均固定安装有反射板(2),所述反射板(2)呈四十五度倾斜设置,所述污水池(1)内腔的一侧安装有污水进水组件,所述污水池(1)内腔的另一侧安装有稀释水进水组件,所述污水进水组件和稀释水进水组件配合实现污水池(1)内部循环,所述污水池(1)内腔底部的一侧安装有侧置的泥水分离排水组件,所述污水池(1)的顶部呈密封设置,且所述污水池(1)的顶部设置有可分离的投料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液内循环式水解酸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进水组件包括设于污水池(1)一侧的污水进水管(3),所述污水进水管(3)的一端连通有污水集水管(4),所述污水集水管(4)的一侧等距连通有若干组污水连接管(5),所述污水连接管(5)的一端贯穿污水池(1)并延伸至污水池(1)的内腔连通有污水喷头(6),所述污水喷头(6)的喷水方向呈向下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液内循环式水解酸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水进水组件包括设于污水池(1)另一侧的稀释水进水管(7),所述稀释水进水管(7)的一端连通有稀释水集水管(8),所述稀释水集水管(8)的一侧等距连通有若干组稀释水连接管(9),所述稀释水连接管(9)的一端贯穿污水池(1)并延伸至污水池(1)的内腔连通有稀释水喷头(10),所述稀释水喷头(10)的喷水方向呈向上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液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克福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飞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