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系统和配电系统控制的领域,涉及净负荷多尺度建模方法,更具体地,涉及基于聚类分析的净负荷多尺度建模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当今全球能源转型的广阔背景下,随着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和对气候变化的关注日益增强,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占比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断增加。然而,可再生能源的输出具有明显的间歇性和不确定性,这给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合理规划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2、净负荷作为电力系统中实际负荷与可再生能源发电之间的差值,其波动特性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的情况下,净负荷的变化更加复杂和多样化,传统的建模方法往往难以准确描述其动态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聚类分析的净负荷多尺度建模方法,能够有效地捕捉净负荷的多空间尺度特征,从而显著提高净负荷建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手段加以实现:
3、一种基于聚类分析的净负荷多尺度建模方法,该方
...【技术保护点】
1.基于聚类分析的净负荷多尺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聚类分析的净负荷多尺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配电系统负荷相关数据每天选取96个,每15分钟选取一个,选取每个时间段的负荷数据进行分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聚类分析的净负荷多尺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对负荷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包括如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聚类分析的净负荷多尺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2)中,选择3个数据点作为初始的聚类中心,然后计算配电系统负荷数据集的数据点与每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聚类分析的净负荷多尺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聚类分析的净负荷多尺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配电系统负荷相关数据每天选取96个,每15分钟选取一个,选取每个时间段的负荷数据进行分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聚类分析的净负荷多尺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对负荷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包括如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聚类分析的净负荷多尺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2)中,选择3个数据点作为初始的聚类中心,然后计算配电系统负荷数据集的数据点与每个聚类中心的距离,并将其分配给距离最近的聚类中心,所述的负荷数据为p=(x1,x2,…,xn)和q=(y1,y2,…yn),所述的数据之间的距离计算公式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聚类分析的净负荷多尺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2)构建的聚类模型输入如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聚类分析的净负荷多尺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针对聚类结果分别建立不同空间尺度下的负荷模型,具体包括:台区供电区域聚合模型、馈线供电区域聚合模型及分区供电区域聚合模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聚类分析的净负荷多尺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台区供电区域聚合模型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聚类分析的净负荷多尺度建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少华,张立,樊贝,杜龙,廖文辉,董平平,刘新山,冯徐徐,李健,朱灌忠,沙建秀,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宿迁供电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