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余隙油气混输泵活塞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34489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25 09:32
一种小余隙油气混输泵活塞结构,属于往复泵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主体以及设置在活塞主体两端的加强段,活塞主体的两端面上分别与对应侧的加强段固定连接,在活塞主体的中部以及两加强段的中部均设置有安装孔,各加强段环远离活塞主体的端面上设置有环形凸缘,环形凸缘为与活塞主体同轴的环形。本小余隙油气混输泵活塞结构的活塞主体的端面上设置有环形凸缘,配合泵腔的端面上的凹槽,能够最大限度的将吸入到泵腔内的介质排出,将油气混输泵的余隙容积降到了最小,有效提高了泵的容积效率,优化了泵的性能图谱,增强了泵对介质含气率的适应性,改善了泵与油井的现场匹配条件,此外由于加强段的存在和环形凸缘,强化了活塞主体的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余隙油气混输泵活塞结构,属于往复泵。


技术介绍

1、石油开采中从油井抽出的并非为纯净的石油,而是由石油、天然气、水、固体颗粒等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这些油气混合物需要使用油气混输泵通过管道集输至联合站,然后进行油气分离与净化处理。

2、油气集输需要很高的输送压力,一般采用机动往复泵作为油气混输泵。传统油气混输泵在工作时,存在较大的余隙容积,严重影响了泵的工作性能和介质适应性,当输送介质含气率升高时工作效率变低,当输送介质含气率太高时无法排除介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大大减小了余隙容积,有效提高了泵的容积效率,强化了活塞主体的小余隙油气混输泵活塞结构。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小余隙油气混输泵活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主体以及设置在活塞主体两端的加强段,活塞主体的两端面上分别与对应侧的加强段固定连接,在活塞主体的中部以及两加强段的中部均设置有安装孔,各加强段环远离活塞主体的端面上设置有环形凸缘,环形凸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余隙油气混输泵活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主体(2)以及设置在活塞主体(2)两端的加强段,活塞主体(2)的两端面上分别与对应侧的加强段固定连接,在活塞主体(2)的中部以及两加强段的中部均设置有安装孔,各加强段环远离活塞主体(2)的端面上设置有环形凸缘(501),环形凸缘(501)为与活塞主体(2)同轴的环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余隙油气混输泵活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段包括内筒、外筒、内密封盖(4)以及外密封盖(5),外筒同轴套在内筒外并与内筒间隔设置,并在内筒和外筒之间形成环形腔,内密封盖(4)和外密封盖(5)分别将环形腔的两端封闭,内密封盖(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余隙油气混输泵活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主体(2)以及设置在活塞主体(2)两端的加强段,活塞主体(2)的两端面上分别与对应侧的加强段固定连接,在活塞主体(2)的中部以及两加强段的中部均设置有安装孔,各加强段环远离活塞主体(2)的端面上设置有环形凸缘(501),环形凸缘(501)为与活塞主体(2)同轴的环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余隙油气混输泵活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段包括内筒、外筒、内密封盖(4)以及外密封盖(5),外筒同轴套在内筒外并与内筒间隔设置,并在内筒和外筒之间形成环形腔,内密封盖(4)和外密封盖(5)分别将环形腔的两端封闭,内密封盖(4)与活塞主体(2)固定连接,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昶昊化茜朱由村朱文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金鹏石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