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33742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8 20:48
本申请提出一种电磁器件,包括:骨架,其下挡的一侧设置有凸块,凸块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垂直连接于这两个表面之间的第三表面;至少一对引脚,引脚包括两两垂直连接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第一部分从凸块内经由第二表面延伸出凸块外,第二部分从凸块内经由第三表面延伸出凸块外;由导线卷绕而成的线圈,线圈绕制于柱体并延伸至凸块的第一表面,导线的第一引出部与其中一引脚的第二部分连接、第二引出部与另一引脚的第二部分连接。本申请可以同时实现较大的绕线空间和较小的骨架壁厚,并且通过将导线的两个引出部设计在不同的平面,可以防止导线的引出部交叉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磁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器件。


技术介绍

1、以电感、变压器为代表的电磁器件主要包括骨架、线圈和引脚,线圈绕制于骨架,骨架通常由特种塑料注塑成型,通过骨架来为线圈提供有序卷绕排布提供支撑,引脚一般在注塑时埋设于骨架内,并与线圈的导线的引出部电连接,为了降低短路风险,引脚通常设置于线圈所在区域之外。

2、随着市场对电子元件的小型化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产品的电气性能和可靠性要求,电磁器件的线圈需要在较小空间内排布更多的匝数,即确保足够的绕线空间,导致骨架预留布置引脚的空间较小。如图1所示的一种现有电磁器件,引脚300呈l型,该引脚300的竖直部分埋设于骨架100的侧壁内并延伸至侧壁外,该引脚300的水平部分与暴露于骨架100外的竖直部分连接,骨架100的壁厚受限明显,通常位于引脚300的竖直部分之外的侧壁厚度m0必须满足m0≥0.4mm,引脚300的竖直部分才能得到来自于骨架100的足够支撑,以此确保整个引脚300不会脱落。换言之,在整个电磁器件的尺寸不变的前提下,如果骨架100的侧壁厚度m0较大,则绕线空间就需要缩小,线圈2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中一引脚的第三部分的第一端与另一引脚的第三部分的第二端相向设置,所述其中一引脚的第一部分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部分的第一端,所述其中一引脚的第二部分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部分的第二端,所述另一引脚的第一部分的第一端和第二部分的第一端均连接于所述第三部分的第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器件,其特征在于,任一对引脚的第三部分相对设置,且均完全埋设于所述凸块内。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包括第一分表面和第二分表面,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中一引脚的第三部分的第一端与另一引脚的第三部分的第二端相向设置,所述其中一引脚的第一部分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部分的第一端,所述其中一引脚的第二部分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部分的第二端,所述另一引脚的第一部分的第一端和第二部分的第一端均连接于所述第三部分的第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器件,其特征在于,任一对引脚的第三部分相对设置,且均完全埋设于所述凸块内。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包括第一分表面和第二分表面,所述第一分表面与所述下挡的上表面平齐,所述第二分表面与所述第一分表面连接且沿朝向所述柱体的方向下倾,所述导线的第一引出部跨越所述第二分表面,并经由所述第一分表面绕制于其中一引脚,所述导线的第二引出部直接经由所述第二分表面绕制于另一引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器件,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森林刘建锋李科伟黄敬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顺络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