躯干装置和人形机器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33578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8 20:45
一种躯干装置和人形机器人,躯干装置用于人形机器人,包括电池模组和肩颈结构;电池模组包括电池柜和电池组件,电池柜在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一开口,电池组件自第一开口收容于电池柜内且与电池柜可拆卸连接,电池柜在第二方向上的端部用于与腰部组件连接,第一方向为人形机器人的前后方向,第二方向为人形机器人的上下方向;肩颈结构包括安装支架、肩部组件和颈部组件,安装支架与电池柜在第二方向上背向腰部组件的端部连接,颈部组件设置于安装支架远离电池模组的端部,肩部组件与安装支架在第三方向上的端部连接,第三方向为人形机器人的左右方向。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躯干装置的结构设置紧凑,空间利用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人形机器人,具体涉及一种躯干装置和人形机器人


技术介绍

1、人形机器人能够模仿人体的外形和运动姿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人体类似,人形机器人包括躯干装置,人形机器人的蓄电池为了满足续航能力的需求,蓄电池的质量和体积较大,一般设置于躯干装置内。

2、相关技术中,躯干装置的结构设置复杂且分散,空间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躯干装置和人形机器人,解决躯干装置的结构设置分散,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

2、为实现本申请的目的,本申请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躯干装置,用于人形机器人,包括:

4、电池模组,包括电池柜和电池组件,所述电池柜在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一开口,所述电池组件自所述第一开口收容于所述电池柜内且与所述电池柜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池柜在第二方向上的端部用于与腰部组件连接,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人形机器人的前后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人形机器人的上下方向;

5、肩颈结构,包括安装支架、肩部组件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躯干装置(100),其特征在于,用于人形机器人,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躯干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21)与所述电池柜(11)围合有第一收容空间(30),所述躯干装置(100)包括第一电子器件(40),所述第一电子器件(40)与所述电池柜(11)连接且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躯干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2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部(211)、第二支撑部(212)和第三支撑部(213),所述第一支撑部(211)和所述第三支撑部(213)在所述第三方向(Z)上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支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躯干装置(100),其特征在于,用于人形机器人,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躯干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21)与所述电池柜(11)围合有第一收容空间(30),所述躯干装置(100)包括第一电子器件(40),所述第一电子器件(40)与所述电池柜(11)连接且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躯干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2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部(211)、第二支撑部(212)和第三支撑部(213),所述第一支撑部(211)和所述第三支撑部(213)在所述第三方向(z)上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支撑部(211)远离所述第二支撑部(212)的一端和所述第三支撑部(213)远离所述第二支撑部(212)的一端均与所述电池柜(1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躯干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21)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相对设置的第四支撑部(214)和第五支撑部(215),所述第四支撑部(214)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211)和所述第三支撑部(213),所述第五支撑部(215)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211)和所述第三支撑部(213),所述第四支撑部(214)相较所述第五支撑部(215)远离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一支撑部(211)至所述第五支撑部(215)与所述电池柜(11)共同围合所述第一收容空间(30),所述第二支撑部(212)和/或所述第四支撑部(214)和/或所述第五支撑部(215)开设有至少一个散热孔(2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躯干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躯干装置(100)还包括扬声器(70),所述扬声器(70)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均与所述第四支撑部(214)连接,所述第四支撑部(214)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至少开设有一个所述散热孔(2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躯干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躯干装置(100)还包括壳体(80),所述壳体(80)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开口对应设置,所述电池柜(11)收容于所述壳体(80)内且与所述壳体(80)连接固定,所述电池组件(12)自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一开口收容于所述电池柜(11)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躯干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躯干装置(100)还包括吊装部(90),所述吊装部(90)包括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二支撑部(212)连接,所述第四端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淇伍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