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糊目标的视听融合探测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铁电半导体在视(光)-听(电)信息作用下在沟道内部依靠器件响应非线性的视听融合的实现方法,并用于强化模糊视听特征信息的目标识别,属于感存算一体与智能识别。
技术介绍
1、视觉和听觉是生物体最重要的两大感官,占据生物体从外界获取九成以上的信息,在生物学领域,视听融合被认为可以有效增强对外界信号的感知能力,提升对外界的感知、探测能力。有生物学研究表明,视听融合具备超加性、反有效性以及共时共域性,在视听信息均比较弱的情况下,视听融合神经元能够有效整合视听信息,在视听模糊特征的情况下极大增强信息的可靠性。在智能感知器件领域,为了实现对多模态外界信息的可靠探测,往往在芯片上集成多种材料和结构的传感器件来实现对多模态信息的感知和处理,但是这一方案往往面临工艺兼容性差、器件稳定性差、不同模态之间信号串扰严重的问题。为了实现可靠的多模态信息感知与融合,各种各样的融合算法以及硬件结构应运而生,但是这些方法一般采用线性融合的手段,面临着功耗高、算法复杂、线性融合法则违背贝叶斯原理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视听融合神经元器件,为背栅结构的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该器件包括铋氧硒铁电沟道层,位于沟道两端的源漏电极,以及沟道下方的栅介质层和栅电极;视觉信息以光功率的形式照射到沟道上,产生光电导效应;听觉信息转换为电压信号传输到栅电极上引发沟道的铁电极化,沟道的极化方向调控沟道电导,进一步调控沟道的光生载流子产生以及传输行为,从而实现非线性的视听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听融合神经元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铋氧硒铁电沟道层的厚度为5 – 20 n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听融合神经元器件,其特征在于,以重掺杂硅衬底为栅电极;所述栅介质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视听融合神经元器件,为背栅结构的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该器件包括铋氧硒铁电沟道层,位于沟道两端的源漏电极,以及沟道下方的栅介质层和栅电极;视觉信息以光功率的形式照射到沟道上,产生光电导效应;听觉信息转换为电压信号传输到栅电极上引发沟道的铁电极化,沟道的极化方向调控沟道电导,进一步调控沟道的光生载流子产生以及传输行为,从而实现非线性的视听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听融合神经元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铋氧硒铁电沟道层的厚度为5 – 20 n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听融合神经元器件,其特征在于,以重掺杂硅衬底为栅电极;所述栅介质层为氧化铪、氧化铝或氧化硅,厚度为10 – 20 nm;所述源漏电极为金属电极。
4.一种视听融合的目标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视听融合神经元器件进行前端信号采集、传输及预处理,然后通过预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明,刘硕,韩丽霞,吴志远,郭欣蕊,黄鹏,沈林晓,黄如,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