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Ikzf1在制备炎症治疗和神经保护的产品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33126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8 2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Si‑Ikzf1在制备炎症治疗和神经保护的产品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案中提供的Si‑Ikzf1通过促进微胶质细胞MResident亚型生成为MPtn亚型而非MIkzf1,减少细胞焦痂形成,通过调节Ikzf1‑SIRT1及其下游信号通路,改善ICH后神经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案揭示了MIkzf1亚型微胶质细胞中炎症体和焦症相关蛋白的高表达,并且,Si‑Ikzf1能促进ICH大鼠中MResident向MPtn的转化,而非MIkzf1,后者表现出促进神经重塑的抗炎作用。揭示了Si‑Ikzf1阻碍了MIkzf1炎症、焦症和细胞凋亡,从而改善了认知行为和脱髓鞘损伤;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案证实了Si‑Ikzf1能逆转炎症刺激后BV‑2细胞和ICH大鼠脑中SIRT1表达的降低,促进MPtn中Ptn的上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生物医药,具体而言,涉及si-ikzf1在制备炎症治疗和神经保护的产品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颅内出血(ich)是一种与高达50%的死亡率相关的常见神经系统损伤。由于大多数ich幸存者经历神经系统损伤后并容易复发中风、认知下降和全身血管等疾病,ich在神经疾病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在ich的进程中,脑组织的实质性出血引起组织损伤,从而引发一系列继发性病变,其特征为过度产生促炎细胞因子、神经元丧失和脑水肿。微胶质细胞可能在数小时内被激活并被富集到损伤部位。神经炎症是ich后继性损伤的主要原因。

2、传统上,微胶质细胞激活被认为在ich中起有害作用,因为随着ich的进展,激活的微胶质细胞经历焦症,抑制微胶质细胞激活可减轻缺血性脑损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在ich后,微胶质细胞激活在减轻神经细胞凋亡、促进神经发生和促进功能恢复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微胶质细胞的差异极化可能解释了微胶质细胞在ich中的双相作用。此外,微胶质细胞与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可能起关键作用,但其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因此,调节微胶质细胞从促炎条件转变为促进神经修复状态的转变是一个减轻ich后继性脑损伤的潜在治疗选择。

3、随着再生医学的发展,外泌体疗法已成为ich的神经保护治疗的重要潜在手段,因为它通过调节焦症和凋亡,在ich大鼠中能显著提高学习和记忆效果。然而,在ich损伤后人类间充质干细胞(hmscs)源外泌体治疗后细胞动态变化尚未被充分重视。此外,需要了解ich治疗中涉及的微胶质细胞状态转换的调节机制。

4、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和单细胞时空转录组(st)技术揭示了脑微胶质细胞的空间和发育异质性,并提供了神经发展和疾病进展过程中微胶质细胞转录景观的高分辨率视图。为进一步解读ich条件下微胶质细胞的调节,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在一种iv型胶原酶诱导的ich大鼠模型中整合了scrna-seq和st技术。通过比较ich和外泌体治疗条件(ich+exo)之间的转录动态,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发现在ich中,焦症介质ikaros(ikzf1)在mikzf1微胶质细胞亚型(高表达ikzf1)中是ich次生损伤的关键触发器。

5、ikzf1编码一种属于指环锌蛋白dna结合蛋白家族的转录因子。成年海马区中ikzf1水平的改变足以通过改变微胶质细胞状态和功能诱导突触可塑性和记忆缺陷。然而,对于在ich后微胶质细胞中ikzf1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现有技术中也尚未有相关的报道。

6、因此,本申请专利技术人通过研究及实验证实,提供si-ikzf1在制备炎症治疗和神经保护的产品中的应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提供了si-ikzf1在制备炎症治疗和神经保护的产品中的应用。

2、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3、本专利技术的方案提供的是si-ikzf1在制备炎症治疗和神经保护的产品中的应用。

4、进一步的,所述的炎症治疗和神经保护为颅内出血进程中的治疗。

5、进一步的,所述产品为药物。

6、进一步的,所述si-ikzf1通过促进微胶质细胞mresident亚型生成为mptn亚型而非mikzf1,减少细胞焦痂形成,通过调节ikzf1-sirt1及其下游信号通路,改善ich后神经功能。

7、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难度及意义在于:

8、现有的研究证据表明,在ich后,微胶质细胞激活在减轻神经细胞凋亡、促进神经发生和促进功能恢复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微胶质细胞的差异极化可能解释了微胶质细胞在ich中的双相作用。并且,微胶质细胞与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可能起关键作用,但其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申请专利技术人通过研究提供si-ikzf1在制备炎症治疗和神经保护的产品中的应用,并在实验中通过调节ikzf1,在脂多糖(lps)诱导的bv-2细胞和ich大鼠中,炎症反应和焦症均受到抑制。抑制ikzf1后,微胶质细胞中促生细胞因素(ptn)的分泌增加,且抑制了凋亡。由于ptn是ich+exo组中主要亚型mptn分泌的,证实了其对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方案中证实了ikzf1是调节微胶质细胞分化方向的关键靶点,影响ich条件下次生损伤。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1、本专利技术的方案揭示了mikzf1亚型微胶质细胞中炎症体和焦症相关蛋白的高表达,并揭示了si-ikzf1能促进ich大鼠中mresident向mptn的转化,而非mikzf1,证实了后者表现出促进神经重塑的抗炎作用,si-ikzf1阻碍了mikzf1炎症、焦症和细胞凋亡,从而改善了认知行为和脱髓鞘损伤,si-ikzf1可促进mptn中ptn的上调;

11、2、本专利技术方案提供的si-ikzf1在制备炎症治疗和神经保护的产品中的应用,不仅为ich的神经保护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还为开发治疗的ich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Si-Ikzf1在制备炎症治疗和神经保护的产品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炎症治疗和神经保护为颅内出血进程中的治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为药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Si-Ikzf1通过促进微胶质细胞MResident亚型生成为MPtn亚型而非MIkzf1,减少细胞焦痂形成,通过调节Ikzf1-SIRT1及其下游信号通路,改善ICH后神经功能。

【技术特征摘要】

1.si-ikzf1在制备炎症治疗和神经保护的产品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炎症治疗和神经保护为颅内出血进程中的治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为药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如祥邱文乔朱建伟郭利莉熊欢侯小林李欣达崔砚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