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vr交互一体机,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虚拟vr交互一体机。
技术介绍
1、vr仿真虚拟现实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教学工具领域也正在大范围使用。本项目通过vr实景操作模块,模块包括电气开关倒闸,给水泵、风组、制粉系统等启停3d模拟实景操作培训,引入电厂仿真机系统,对生产流程的全面仿真和优化,提高生产人员培训效率。
2、中国专利cn220752659u公告了提出的一种虚拟vr交互一体机,包括外部壳体、挡光橡胶圈、充气控制装置、透光镜和防摔组件,所述充气控制装置安装在外部壳体的顶部,所述挡光橡胶圈设置在外部壳体的正面,所述透光镜设置在外部壳体正面的内部,所述防摔组件设置在外部壳体外部的棱角处,所述防摔组件包括充气防护单元,所述充气防护单元的顶部设置有橡胶角垫连接座。该虚拟vr交互一体机,通过在该虚拟vr交互一体机外部的棱角处加设充气防护单元,由于充气防护单元的内部填充为空气,不会额外增加该虚拟vr交互一体机的重量,当机器摔落时,可以有效缓冲冲击,保护机器内部的零部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虚拟VR交互一体机,包括VR交互一体机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VR交互一体机主体(1)内部对称固定安装有镜片(11),所述VR交互一体机主体(1)内侧壁对称开设有滑槽(12),所述VR交互一体机主体(1)侧壁固定连接有绑带(13),所述VR交互一体机主体(1)侧壁对称安装有耳机(14),所述滑槽(12)内部安装有固定组件(2),所述VR交互一体机主体(1)顶端安装有检测组件(3),所述VR交互一体机主体(1)底端安装有更换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虚拟VR交互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2)包括透明板(21),所述透明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虚拟vr交互一体机,包括vr交互一体机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vr交互一体机主体(1)内部对称固定安装有镜片(11),所述vr交互一体机主体(1)内侧壁对称开设有滑槽(12),所述vr交互一体机主体(1)侧壁固定连接有绑带(13),所述vr交互一体机主体(1)侧壁对称安装有耳机(14),所述滑槽(12)内部安装有固定组件(2),所述vr交互一体机主体(1)顶端安装有检测组件(3),所述vr交互一体机主体(1)底端安装有更换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虚拟vr交互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2)包括透明板(21),所述透明板(21)内嵌滑动连接于vr交互一体机主体(1)内部,每个所述滑槽(12)内侧壁均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2),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第一弹簧(22)共同固定连接有夹持板(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虚拟vr交互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所述夹持板(23)侧壁均为弧形结构,所述夹持板(23)的弧形面侧壁固定连接有海绵(24),每个所述滑槽(12)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磁铁(25),每个所述夹持板(23)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永磁铁(2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虚拟vr交互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3)包括第一弧形孔(31)和第二弧形孔(32),所述第一弧形孔(31)和第二弧形孔(32)均开设于vr交互一体机主体(1)顶端,且位于透明板(21)两侧,所述vr交互一体机主体(1)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盒(33)和第二安装盒(34),所述第二安装盒(34)与第一安装盒(33)侧壁相抵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虚拟vr交互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盒(33)位于第一弧形孔(31)正上方,所述第二安装盒(34)位于第二弧形孔(32)正上方,所述第一安装盒(33)内顶壁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35),两个所述第二弹簧(35)共同固定连接有升降板(36),所述升降板(36)与第一弧形孔(31)贯穿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板(36)侧壁固定连接有激光发射器(3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文瀛,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华电可门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