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焦炉施工工程,具体地,涉及一种焦炉大棚装配式混凝土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焦炉建造过程中将安装一座临时的焦炉砌筑大棚。焦炉大棚基础是指焦炉大棚底部与地基接触的承重构件,它的作用是将结构自重和结构所承受的载荷传给地基,是焦炉大棚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焦炉大棚基础施工技术主要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且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常规做法是由施工单位根据设计图纸在现场加工钢筋、模板制作、浇注材料等多道施工工序,在浇注材料浇注完成后进行自然条件养护,待浇注材料养护达到规定的强度后,才能进行上部型钢立柱及设备安装。
2、然而目前焦炉大棚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的施工方式存在如下问题:
3、1)工期长。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需在现场进行钢筋制作、绑扎、支模、浇注材料浇注、浇注材料养护等多道施工工序,工序前后衔接,所需的工期较长。
4、2)养护期长。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在浇注完成后需现场自然养护,待浇注材料达到上部支架及设备安装强度需要约14—21天。
5、3)材料浪费。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需要在现场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焦炉大棚装配式混凝土基础,其特征在于,从下至上依次包括预制垫层(11)、预制下部构件(12)、预制上部构件(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焦炉大棚装配式混凝土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垫层(11)、预制下部构件(12)和预制上部构件(13)均为长方体,它们的长宽依次减小,高度依次增大。
3.根据权利要1或2所述的一种焦炉大棚装配式混凝土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锚栓孔(31)的排布线与所述预制下部构件(12)的边线等距;所述第二锚栓孔(32)的排布线与所述预制上部构件(13)的边线等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焦炉大棚装配式混凝土基础,其特征在于,从下至上依次包括预制垫层(11)、预制下部构件(12)、预制上部构件(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焦炉大棚装配式混凝土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垫层(11)、预制下部构件(12)和预制上部构件(13)均为长方体,它们的长宽依次减小,高度依次增大。
3.根据权利要1或2所述的一种焦炉大棚装配式混凝土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锚栓孔(31)的排布线与所述预制下部构件(12)的边线等距;所述第二锚栓孔(32)的排布线与所述预制上部构件(13)的边线等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焦炉大棚装配式混凝土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锚栓孔(31)的中心与所述预制下部构件(12)的边线之间的距离为200mm;所述第二锚栓孔(32)的中心与所述预制上部构件(13)的边线之间的距离为15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焦炉大棚装配式混凝土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锚栓孔(31)沿预制垫层(11)和预制下部构件(12)长边的间距取值1300mm,短边间距取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壮,吴鹏民,宋明浩,
申请(专利权)人: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