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层式浸没式液冷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32331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8 2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分层式浸没式液冷电池包,包括:电池模组、箱体,电池模组位于箱体内部,电池模组与箱体的一端之间具有第一间隙以形成前端流道;电池模组与箱体的另一端之间具有第二间隙以形成后端流道;电池模组与箱体的侧面之间具有第三间隙,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池列,多个电池列之间具有第四间隙,第三间隙以及第四间隙共组成多个侧面流道;电池模组与箱体上顶板之间具有第五间隙以形成顶部流道,电池模组与箱体下底板之间具有第六间隙以形成底部流道。箱体一端的两侧面设有进液口,箱体一端的上顶板和下底板均设有出液口。一种分层式浸没式液冷电池包解决了液冷中电芯上下底部及电芯单体之间温差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储能,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层式浸没式液冷电池包


技术介绍

1、储能行业中,电芯作为储能电池的核心部件,承担着储存和释放电能的作用,其相关技术应运而生且发展迅速。在电芯的相关技术中,散热一直是一个重点分支领域,现主要的散热方式为液冷。

2、其对应装置主要由液冷机组,电池模组,液冷板及液冷系统管道组成。液冷板对称连接在电池模组上下两侧,在电芯充放电过程中,冷却液流经液冷板上的内部流道,将电芯产生的热量带走,同时冷却液温度升高,经过液冷管道系统回流至液冷机组进液口,再通过液冷机组内部热交换系统将电芯产生的热量散到外部环境中,同时对冷却液进行冷却。

3、然而现有的关于电芯的散热方式中,由于电芯和液冷板采用间接式接触冷却,且液冷板内部流道表面积较小,且流道分布不均匀,导致电芯散热面积小,电芯上下底部以及电芯单体之间温差较大,如此也会对电芯造成损坏。若电芯和液冷板中间采用导热胶连接,则会存在较大的接触热阻,且导热胶厚度不一致,导致每个液冷板局部之间产生较大温差,从而导致电芯之间热阻存在较大差异。p>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层式浸没式液冷电池包,包括:电池模组(1)、箱体(2),所述电池模组(1)位于所述箱体(2)内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层式浸没式液冷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进液口(3)对称设置在所述箱体(2)一端的两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层式浸没式液冷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4)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箱体(2)的上顶板(5)和下底板(6)均具有中轴线,所述中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侧面流道的延伸方向平行,两个所述出液口(4)设置在所述箱体(2)一端的上顶板(5)和下底板(6)的中轴线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层式浸没式液冷电池包,包括:电池模组(1)、箱体(2),所述电池模组(1)位于所述箱体(2)内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层式浸没式液冷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进液口(3)对称设置在所述箱体(2)一端的两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层式浸没式液冷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4)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箱体(2)的上顶板(5)和下底板(6)均具有中轴线,所述中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侧面流道的延伸方向平行,两个所述出液口(4)设置在所述箱体(2)一端的上顶板(5)和下底板(6)的中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层式浸没式液冷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隙(11)的距离为26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闪杨晓光文青武陈阳
申请(专利权)人:弘正储能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