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容式传感器,具体是一种基于多层褶皱状结构的应变传感器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柔性可穿戴传感器在运动监测、健康监测、人机交互等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根据传感机理的不同,柔性传感器分为四种类型:电阻式、电容式、压电式和摩擦电式。其中,电容式传感器因具有结构简单、抗干扰性好、适应性强的特点受到广泛研究。目前为止,许多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提高电容式传感器的灵敏度。灵敏度可以用应变因子(gauge factors,gf)表示,gf越大,则灵敏度越高。对现有技术文献检索发现,文献“a highly elastic, capacitive strain gauge based on percolatingnanotube networks”(基于渗透纳米管网络的高弹性电容式应变测量仪)(nanoletters.2012,12(4),1821−1825)和文献“highly stretchable conductors andpiezocapacitive strain gauges based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多层褶皱状结构的应变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层褶皱状结构的应变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如下:将135mg二水合氯化铜、70mg抗坏血酸以及1.0g十八胺溶于140mL去离子水中,再在室温下以500r/min的转速搅拌4h,之后将搅拌得到的悬浊液转移至200mL的水热反应釜中,并将水热反应釜置于120℃烘箱中反应20h,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再将得到的液体用去离子水离心清洗,然后倒掉上层液体,将所得固体物质用正己烷进行离心清洗,之后再将所得固体物质用异丙醇进行离心清洗,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层褶皱状结构的应变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层褶皱状结构的应变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如下:将135mg二水合氯化铜、70mg抗坏血酸以及1.0g十八胺溶于140ml去离子水中,再在室温下以500r/min的转速搅拌4h,之后将搅拌得到的悬浊液转移至200ml的水热反应釜中,并将水热反应釜置于120℃烘箱中反应20h,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再将得到的液体用去离子水离心清洗,然后倒掉上层液体,将所得固体物质用正己烷进行离心清洗,之后再将所得固体物质用异丙醇进行离心清洗,将最终得到的固体物质分散在异丙醇中便得到铜纳米线溶液。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层褶皱状结构的应变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离心清洗均是先以2000r/min的转速进行离心5min,再以12000r/min的转速进行离心2min。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层褶皱状结构的应变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师帅,杨盼,于淙都,王宇,孙玉彤,赵乐,于仕辉,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