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机器人技术的充填支架自动修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31489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8 2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人技术的充填支架自动修复设备,属于充填支架修复技术领域。一种基于机器人技术的充填支架自动修复设备,包括修复框,所述修复框的内壁顶部通过扭簧转轴安装有吸气框,且吸气框的底部端面开设有吸气口,所述吸气框的一端外壁焊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另一端焊接有半齿轮,所述修复框的一端外壁通过转轴安装有传动齿轮,所述修复框的顶部端面螺接有双轴电机,且双轴电机的一个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驱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分别与驱动齿轮和半齿轮啮合。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的解决了在使用时由于煤洞内空间有限导致补焊时产生的烟气难以散出,会污染空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填支架修复,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机器人技术的充填支架自动修复设备


技术介绍

1、充填支架指的是提供充填作业空间,用于充填法采煤工作面的特种液压支架,充填支架在长期使用中受环境影响,充填支架容易出现腐蚀磨损的现象,如果不及时进行修复,会降低充填支架的支撑效果,由于煤洞内空间有限人工修复不便,需要使用机器人进行自动修复。

2、经检索,现有技术(公告号:cn109973145a)一种充填支架,文中提出“包括:充填支架本体和用于带动所述充填支架本体沿割煤深度方向移动或停止的移动装置,所述充填支架设置有用于与煤壁或填充体贴合以形成灌注膏体用密闭腔体的开口。”,该专利技术提供的充填支架,可以沿割煤深度方向移动,使充填支架的移动过程更加省力,且能够实现多次连续灌注膏体,提高采煤区的充填效率。

3、但现有技术在使用时,由于煤洞内空间有限导致补焊时产生的烟气难以散出,会污染空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设计一种基于机器人技术的充填支架自动修复设备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机器人技术的充填支架自动修复设备,包括修复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框(1)的内壁顶部通过扭簧转轴安装有吸气框(2),且吸气框(2)的底部端面开设有吸气口(3),所述吸气框(2)的一端外壁焊接有连接杆(4),且连接杆(4)的另一端焊接有半齿轮(5),所述修复框(1)的一端外壁通过转轴安装有传动齿轮(6),所述修复框(1)的顶部端面螺接有双轴电机(7),且双轴电机(7)的一个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驱动齿轮(8),所述传动齿轮(6)分别与驱动齿轮(8)和半齿轮(5)啮合,所述修复框(1)的顶部端面螺接有进气管(9),且进气管(9)的一端插接有输气管(10),所述输气管(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机器人技术的充填支架自动修复设备,包括修复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框(1)的内壁顶部通过扭簧转轴安装有吸气框(2),且吸气框(2)的底部端面开设有吸气口(3),所述吸气框(2)的一端外壁焊接有连接杆(4),且连接杆(4)的另一端焊接有半齿轮(5),所述修复框(1)的一端外壁通过转轴安装有传动齿轮(6),所述修复框(1)的顶部端面螺接有双轴电机(7),且双轴电机(7)的一个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驱动齿轮(8),所述传动齿轮(6)分别与驱动齿轮(8)和半齿轮(5)啮合,所述修复框(1)的顶部端面螺接有进气管(9),且进气管(9)的一端插接有输气管(10),所述输气管(10)的另一端与吸气框(2)的另一端插接连通,所述进气管(9)的一侧插接有连通管(11),且连通管(11)的另一端插接有过滤管(12),所述进气管(9)的内部螺接有过滤网(13),所述双轴电机(7)的另一个输出端延伸至进气管(9)内并焊接有刮板(14),所述过滤管(12)的内壁胶接有密封垫(15),所述过滤管(12)的内部中央通过转轴安装有隔板(16),所述过滤管(12)的内部填充有活性炭(17),且活性炭(17)位于隔板(16)的一侧,所述过滤管(12)的内壁开设有隐藏槽(18),且隐藏槽(18)的内部设有推板(19),所述过滤管(12)的一端插接有推杆(20),且推杆(20)的一端延伸至隐藏槽(18)内并与推板(19)焊接固定,所述推杆(20)的一侧插接有拧杆(21),且拧杆(21)的一端与隔板(16)焊接固定,所述过滤管(12)的另一端焊接有出气管(22),且出气管(22)的另一端套设有吸气机(23),所述过滤管(12)的外壁开设有排出口(24),且排出口(24)上铰接有密封板(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人技术的充填支架自动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框(1)的内壁顶部螺接有通气管(26),且通气管(26)的一端设有插气管(27),所述通气管(26)的底部插接有输送管(28),所述修复框(1)的内壁顶部螺接有机械臂(29),且机械臂(29)上螺接有焊枪(30),所述输送管(28)的另一端与焊枪(30)的顶部插接连通。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聪田霜王芬陈永蒋晓燕
申请(专利权)人:枣庄矿业集团鲁南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