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管状体的介入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医疗器械领域,感测脑电波信号的电极(例如硬质电极、柔性电极等)被广泛研究和应用。电极会被放置在距离脑组织较近的位置(例如颅骨上、硬膜上、硬膜下)或被植入脑组织中。
2、目前常见的脑部植入电极的方案是,首先打开头皮和颅骨以暴露脑组织,然后将电极放置在脑组织上或者植入脑组织中。这样的有创植入方案由于需要打开颅骨暴露脑组织而会带来各种不良反应,甚至会影响生物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3、另一种感测脑电信号或刺激脑组织的方式是血管介入方式,这种方式能够通过血管这种人体天然通路将感测和/或刺激器械(例如,电极)递送到目标位置。这虽然能够实现对脑组织的无创信号采集,但是植入的电极能够采集到的脑电波信号质量较差并且数量非常有限,影响电极植入的信号采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介入装置,它能够在对管状生物组织形成最小创口的情况下实现对病灶区域或者目标区域的有效信号感测或电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管状体的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呈网格状,所述至少一个穿刺部分布于网格的交叉点或连接相邻交叉点的边;和/或,所述支架呈波纹状,所述至少一个穿刺部分布于所述支架的不同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部可在非直立状态和直立状态之间切换,处于所述直立状态的所述穿刺部基本沿着所述支架的径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部可在所述非直立状态和直立状态之间弹性形变;和/或,所述穿刺部采用镍钛制成。
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管状体的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呈网格状,所述至少一个穿刺部分布于网格的交叉点或连接相邻交叉点的边;和/或,所述支架呈波纹状,所述至少一个穿刺部分布于所述支架的不同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部可在非直立状态和直立状态之间切换,处于所述直立状态的所述穿刺部基本沿着所述支架的径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部可在所述非直立状态和直立状态之间弹性形变;和/或,所述穿刺部采用镍钛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处于所述直立状态的所述穿刺部沿延伸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壁的厚度;和/或,所述穿刺部的数量为多个,至少一个穿刺部在直立状态下沿延伸方向的长度,不同于其他穿刺部在直立状态下沿延伸方向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部呈锥状,或者,至少所述穿刺部远离所述支架的端部呈针尖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部和所述支架一体成型,或者,所述穿刺部通过媒介连接至所述支架,所述媒介选自粘接剂和焊料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穿刺部和所述至少一个电极一一对应,或者,单个所述穿刺部对应多个所述电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包括:第一电极位点,至少设置于所述穿刺部的尖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位点由覆盖于所述穿刺部的外表面的金属层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的一部分外表面涂覆有绝缘层。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极导线,所述电极导线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位点。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导线和所述第一电极位点通过导电胶电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包括:电极丝,所述电极丝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电极位点,所述穿刺部适于携带所述电极丝的至少一部分自所述壁上被所述穿刺部刺穿的区域伸出所述管状体之外。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丝设置有孔部,所述孔部套设于所述穿刺部的尖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部的外表面覆盖有绝缘层和/或可降解层。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丝的至少一部分自所述壁上被所述穿刺部刺穿的区域伸出所述管状体之外后,所述支架可回复至所述第一状态并撤出所述管状体。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多根电极丝的电极丝孔部套设于同一所述穿刺部的尖端。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部具有空腔,所述空腔用于容纳所述电极丝,所述穿刺部的尖端开设有连通所述空腔的开口,所述电极丝可自所述开口伸出所述穿刺部之外。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部和所述支架的连接处开设有连通所述空腔的通孔以供所述电极丝穿过。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极丝引导件,收纳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电极丝引导件用于引导所述电极丝自所述开口伸出所述穿刺部之外。
2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刚,张世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阶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