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脂防锈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431007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8 2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树脂防锈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防锈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树脂防锈剂中包括0.5~2份四缩水甘油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1~5份二异丙醇胺、0.02~0.15份硅烷偶联剂、0.01~0.1份的纳米SiO2,四缩水甘油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本身具有高粘结性,能够提高水基防锈液对金属的附着能力,而二异丙醇胺与纳米SiO2的引入提高了树脂的耐高温低温性能,同时使树脂具有更好的水溶性,可与水基体系充分相容。以该树脂防锈剂作为主要成分所得到的水基防锈液具有优异的粘结性和耐高温耐低温性能,在‑20±2℃的低温下仍具有良好附着性,在89±1℃的高温下也未发生过多流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锈,具体地,涉及一种树脂防锈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金属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金属制品在加工、生产、运输和储存等环节中很容易发生锈蚀,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性能受损。因此,需要在金属表面涂覆一层防锈液来对金属进行保护。然而,随着环保法规日益严格,传统的油基防锈液由于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已逐渐被水基防锈液所取代。水基防锈液具有更广阔的应用范围,可以通过钝化、吸附、络合等作用机制来防止金属腐蚀,但防锈性能有限,同时其稳定性、适用性、维护成本等问题需要不断创新和优化。

2、目前的水基防锈液主要通过添加有机或无机防锈剂起到防锈作用。其中,水溶性有机防锈剂主要是通过溶液中添加的有机物分子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作用而吸附在金属表面,改变金属表面状态而起防锈作用;也有通过加入水溶性有机成膜剂、缓蚀剂、助溶剂等成分复配而成,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极薄的有机膜层,阻挡腐蚀性介质与金属的接触,膜层中添加的缓蚀剂成分也起到阻滞腐蚀的作用。无机防锈剂则能够在金属表面生成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树脂防锈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制备原料:0.5~2份四缩水甘油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1~5份二异丙醇胺、0.02~0.15份硅烷偶联剂、0.01~0.1份的纳米SiO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树脂防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SiO2的粒径为20±5n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树脂防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SiO2与四缩水甘油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的质量比为(2~3):10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树脂防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为氨基类硅烷偶联剂。

5.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树脂防锈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树脂防锈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制备原料:0.5~2份四缩水甘油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1~5份二异丙醇胺、0.02~0.15份硅烷偶联剂、0.01~0.1份的纳米sio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树脂防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sio2的粒径为20±5n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树脂防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sio2与四缩水甘油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的质量比为(2~3):10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树脂防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为氨基类硅烷偶联剂。

5.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树脂防锈剂的制备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纪宇曾海燕张琳琳林白银何茵茵李波张鹏邓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国机润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