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承载托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30788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8 20:2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承载托盘,包括框架以及位于框架内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若干第一方管、若干支撑柱和连接板,若干第一方管并排分布并且两端与框架连接,所述连接板外侧均与框架连接,若干支撑柱分别位于若干第一方管上且竖直布置,并且若干支撑柱分别连接第一方管和连接板,所述框架的边角处均设置有地脚;该新型承载托盘通过设置框架、支撑结构以及地脚,能够承载较大重量,同时采用特殊结构的地脚,托盘在堆叠时上下两个托盘之间的间距较小,堆叠占据空间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托盘结构,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新型承载托盘


技术介绍

1、目前现有的载物托盘通常是采用塑料材料和木质材料,虽然塑料托盘和木质托盘虽然都能够进行载物,实现装卸搬运、包装、运输和保管,但其承载重量受限,当需要承载十几吨的物品时,塑料托盘和木质托盘则不能进行承载,需要使用铁质(钢质)托盘,同时塑料托盘其地脚通常是与托盘本体一体成型的,木质托盘的地脚则仅仅是一块木头,木质托盘和塑料托盘在堆叠时上下两个托盘之间的间距较大,占据较多的空间。

2、目前现有的标准铁质托盘大都是沿用塑料托盘或木托盘的结构方式,除了上述塑料和木质托盘的缺点以外,仅仅是通过铁质材料的特性来增加承载,但是承载重量依旧受限,当需要承载十几吨的物品时,市场上的标准铁托盘已经不能进行承载,需要使用制造特别的钢框架。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承载托盘,该新型承载托盘通过设置框架、支撑结构以及地脚,能够承载较大重量,同时采用特殊结构的地脚,托盘在堆叠时上下两个托盘之间的间距较小,堆叠占据空间较小。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新型承载托盘,包括框架以及位于框架内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若干第一方管、若干支撑柱和连接板,若干第一方管并排分布并且两端与框架连接,所述连接板外侧均与框架连接,若干支撑柱分别位于若干第一方管上且竖直布置,并且若干支撑柱分别连接第一方管和连接板,所述框架的边角处均设置有地脚。

4、进一步所述连接板位于框架的上方。

5、进一步所述连接板位于框架的下方。

6、进一步所述框架包括若干第二方管,若干第二方管首尾依次相连组成一个矩形框架,所述连接板与若干第二方管连接,若干第一方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对的第二方管连接,所述地脚安装于相邻两个第二方管的连接处。

7、进一步所述框架包括若干第三方管,若干第三方管首尾依次相连组成一个矩形框架,所述连接板与若干第三方管连接,所述第三方管内设置有若干第一立柱,若干第一方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对的第三方管连接,所述地脚安装于相邻两个第三方管之间。

8、进一步所述框架包括若干边框结构,所述边框结构包括边框侧板、第四方管、若干第二立柱和边框板,若干立柱竖直布置且两端分别与第四方管和边框板连接,若干边框结构中的边框侧板、第四方管和边框板首尾依次相连组成一个矩形框架,若干第一方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对的第四方管连接,所述地脚安装于相邻两个第四方管和边框板之间。

9、进一步所述第一方管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相对布置的第四方管的上方或下方与第四方管进行连接。

10、进一步所述地脚包括导向部和位于导向部下方的支撑部,所述导向部的顶部设置有开口,导向部内设置有呈倒锥状的伸入空间,所述支撑部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与伸入空间连通,所述导向部与边框安装连接。

11、进一步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若干第一配合孔。

12、进一步所述第一方管和框架上设置有若干第二配合孔。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4、本技术中通过将托盘结构设置成包括框架、支撑结构和地脚,通过将支撑结构设置成若干第一方管、若干支撑柱和连接板的结构形式,支撑柱作为承托受力载荷,连接板将若干支撑柱集合在一起,起到稳定支撑柱的作用,以及连接板自身可以承担一定受力载荷,第一方管则起到固定支撑柱以及和支撑柱一起构成矩形梁结构,能够承受较大抗扭和抗弯,并且将再传递给框架,在由框架传递给地脚上,从而能够承载较大重量;

15、同时框架结构采用若干第二方管、若干边框结构以及若干第一立柱嵌入第三方管中任意一种结构形式,可根据三种框架的优势自由选择,并与支撑结构以及地脚配合连接,能够达到增加了承重能力的同时提高了整体稳定性,以实现大重量的承载;

16、并且通过将地脚设置成包括导向部和位于导向部下方的支撑部,并且设置开口、呈倒锥状的伸入空间以及空腔,使得托盘在堆叠时,托盘的地脚能够分别伸入下方托盘的伸入空间和空腔内,实现在堆放时上下两个托盘之间不存在较大的空间,有效节省空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承载托盘,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以及位于框架内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若干第一方管、若干支撑柱和连接板,若干第一方管并排分布并且两端与框架连接,所述连接板外侧均与框架连接,若干支撑柱分别位于若干第一方管上且竖直布置,并且若干支撑柱分别连接第一方管和连接板,所述框架的边角处均设置有地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承载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位于框架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承载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位于框架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承载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若干第二方管,若干第二方管首尾依次相连组成一个矩形框架,所述连接板与若干第二方管连接,若干第一方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对的第二方管连接,所述地脚安装于相邻两个第二方管的连接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承载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若干第三方管,若干第三方管首尾依次相连组成一个矩形框架,所述连接板与若干第三方管连接,所述第三方管内设置有若干第一立柱,若干第一方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对的第三方管连接,所述地脚安装于相邻两个第三方管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承载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若干边框结构,所述边框结构包括边框侧板、第四方管、若干第二立柱和边框板,若干立柱竖直布置且两端分别与第四方管和边框板连接,若干边框结构中的边框侧板、第四方管和边框板首尾依次相连组成一个矩形框架,若干第一方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对的第四方管连接,所述地脚安装于相邻两个第四方管和边框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承载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管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相对布置的第四方管的上方或下方与第四方管进行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承载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脚包括导向部和位于导向部下方的支撑部,所述导向部的顶部设置有开口,导向部内设置有呈倒锥状的伸入空间,所述支撑部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与伸入空间连通,所述导向部与边框安装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承载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若干第一配合孔。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承载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管和框架上设置有若干第二配合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承载托盘,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以及位于框架内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若干第一方管、若干支撑柱和连接板,若干第一方管并排分布并且两端与框架连接,所述连接板外侧均与框架连接,若干支撑柱分别位于若干第一方管上且竖直布置,并且若干支撑柱分别连接第一方管和连接板,所述框架的边角处均设置有地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承载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位于框架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承载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位于框架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承载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若干第二方管,若干第二方管首尾依次相连组成一个矩形框架,所述连接板与若干第二方管连接,若干第一方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对的第二方管连接,所述地脚安装于相邻两个第二方管的连接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承载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若干第三方管,若干第三方管首尾依次相连组成一个矩形框架,所述连接板与若干第三方管连接,所述第三方管内设置有若干第一立柱,若干第一方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相对的第三方管连接,所述地脚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楼金波叶政龚永平郝明松鲁先兵韦生荣张伟杰
申请(专利权)人:微一绿色环保科技海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