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封装,具体涉及一种对应2nm及以下芯片晶背供电的堆叠封装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半导体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进入2nm及以下制程时代,芯片的集成度和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然而,这一技术进步对芯片封装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封装技术在面对2nm及以下制程的芯片时,遇到了诸多挑战。
2、首先,由于芯片功耗密度的显著增加和晶体管数量的激增,供电线路的电阻控制变得尤为关键。高电阻不仅会导致能源浪费,还可能引起电压降,严重影响芯片的稳定性和性能。其次,高功耗带来了更大的发热量,这对芯片的散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无法有效散热,芯片可能会因过热而导致性能下降或损坏。此外,现有的封装技术在面对高端芯片时,还面临着物理尺寸控制的难题。
3、针对上述问题,如何在保证封装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同时,进一步减小封装尺寸,以适应日益小型化的电子设备需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正是一种针对2nm及以下芯片晶背供电的堆叠封装结构,旨在解决现有封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应2nm及以下芯片晶背供电的堆叠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载板(100)以及通过第一焊球(200)堆叠在载板(100)上的芯片封装结构(300),所述芯片封装结构(300)包括:基板(1)、连接在基板(1)上表面的转接板(2)、以倒装方式连接在转接板(2)上表面的2nm及以下厚度的第一芯片(3);所述第一芯片(3)背面设有多个第一金属触点(31),所述载板(100)根据第一金属触点(31)数量在其上表面对应形成有多个晶背供电金属触点(11),每个第一金属触点(31)表面设有第一导电材料层(41),每个晶背供电金属触点(11)通过第二导电材料层(42)连接竖向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应2nm及以下芯片晶背供电的堆叠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载板(100)以及通过第一焊球(200)堆叠在载板(100)上的芯片封装结构(300),所述芯片封装结构(300)包括:基板(1)、连接在基板(1)上表面的转接板(2)、以倒装方式连接在转接板(2)上表面的2nm及以下厚度的第一芯片(3);所述第一芯片(3)背面设有多个第一金属触点(31),所述载板(100)根据第一金属触点(31)数量在其上表面对应形成有多个晶背供电金属触点(11),每个第一金属触点(31)表面设有第一导电材料层(41),每个晶背供电金属触点(11)通过第二导电材料层(42)连接竖向金属块(5),每个竖向金属块(5)上表面设有第三导电材料层(43);每个竖向金属块(5)上表面与第一芯片(3)背面等高;所述第一导电材料层(41)和第三导电材料层(43)之间通过横向金属块(6)导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叠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板(100)设有芯片封装结构安装区域(110)和设置在芯片封装结构安装区域(110)四周的晶背供电区域(120),所述载板(100)在晶背供电区域(120)设置所述晶背供电金属触点(11)、在芯片封装结构安装区域(110)设有多个嵌入在其顶部的多个的第一焊点(101);所述基板(1)设有嵌其入在底部的第二焊点(12),所述第一焊点(101)与第二焊点(12)通过第一焊球(200)一一对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堆叠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在其上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琨辰,李伦荣,杨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芯承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