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路面施工,具体涉及一种路面裂缝防渗漏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道路工程建设的步伐也在大幅度地向前迈进。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对道路的使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一些路面防渗漏效果差,在雨天时,雨水容易聚集在路面下方,对路面的地基造成一定的影响。
2、其中,公告号cn220166572u公开了耐久性防渗漏路面结构,涉及路面施工
,改善现有一些路面防渗漏效果差的问题,包括设置在地面内的钢筋网,所述钢筋网的内部设置有碎石块,所述钢筋网的顶部设置有混凝土层,所述钢筋网的底部前后间隔设置有缓冲装置和导水管,所述导水管的两端均连接有排水管,所述导水管的外表面靠近钢筋网的一侧设置有渗透板,所述缓冲装置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钢板,所述缓冲装置包括橡胶套筒,所述橡胶套筒的内壁依次设置有橡胶减震垫和第二钢板。本技术在雨天时,雨水可通过渗透板进入到导水管的内部,最后又导水管排入到排水管的内部,从而提高路面的防渗漏性能,减少渗水对路面地基的影响。
3、该结构中的导水管与缓冲装置间隔分布在钢筋网的底部,每两组导水管之间具有较大的空间,雨水容易从两组导水管之间下渗至第一钢板的表面,防渗效果较低,且雨水会残留在第一钢板的表面,对钢板的表面造成侵蚀,容易导致地基结构发生松动,使用安全性较低。
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路面裂缝防渗漏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路面裂缝防渗漏结构,以解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路面裂缝防渗漏结构,包括素土层,所述素土层的上侧铺设有夯土层,所述夯土层的上侧铺设有碎石垫层,所述碎石垫层的上侧设置有防渗结构,防渗结构包括排水管道、第一混凝土层、排水槽、第一防水层、第二防水层,所述排水管道固定在碎石垫层上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混凝土层铺设在两组碎石垫层上表面的中部位置,所述第一混凝土层上表面浇筑有多组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的上侧浇筑有第二混凝土层。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向下渗透的时候,会滴落至第一混凝土层的上表面,此时受到两组防水层的阻挡,雨水会停止向下渗透,并会向两侧滑动至排水槽的内部,进而排进左右两侧的排水管道中。
4、可选的,所述排水槽开设在第一混凝土层的上表面,所述第一防水层铺设在第一混凝土层及排水槽的表面,所述第二防水层铺设在第一防水层的上表面。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混凝土层的表面为波浪形,排水槽开设在波浪形的最低处,便于渗透的雨水快速滑落至排水槽中,且排水槽的中部位置高于两端的位置,以便雨水快速向排水管道中排出;其中第一防水层为防水涂料,第二防水层为防水卷材。
6、可选的,所述排水管道内部的上下两侧分别为第一集水槽和第二集水槽,所述第二集水槽的侧面开设有排水孔。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集水槽用于排地表水,第二集水槽用于排地下水。
8、可选的,所述第一集水槽的上侧开设有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集水槽的侧面开设有第二进水口。
9、可选的,所述排水槽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输水管道,所述输水管道插接在排水孔的内部。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水管道将排水槽与第二集水槽相连通。
11、可选的,所述第二混凝土层的上侧铺设有粗沥青层,所述粗沥青层的上侧铺设有中沥青层,所述中沥青层的上表面铺设有细沥青层。
12、可选的,所述细沥青层的边缘处位于第二进水口外侧位置开设有集水口。
13、可选的,所述细沥青层的边缘处开设有导水槽,所述导水槽与集水口贯通。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路面的水流会汇集至两侧的导水槽内部,并通过导水槽快速汇集至集水口的内部,以便路面雨水快速排出。
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6、本技术通过当雨水向下渗透的时候,会滴落至第一混凝土层的上表面,此时受到两组防水层的阻挡,雨水会停止向下渗透,并会向前后两侧滑动至排水槽的内部,进而通过排水槽排进左右两侧的排水管道中,进而便于将渗透的雨水全部排出,避免雨水继续向下渗透,增加防渗效果,提高地基的安全性,解决了雨水容易从两组导水管之间下渗至第一钢板的表面,防渗效果较低,且雨水会残留在第一钢板的表面,对钢板的表面造成侵蚀,容易导致地基结构发生松动,使用安全性较低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路面裂缝防渗漏结构,包括素土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素土层(1)的上侧铺设有夯土层(11),所述夯土层(11)的上侧铺设有碎石垫层(12),所述碎石垫层(12)的上侧设置有防渗结构,防渗结构包括排水管道(2)、第一混凝土层(3)、排水槽(32)、第一防水层(33)、第二防水层(34),所述排水管道(2)固定在碎石垫层(12)上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混凝土层(3)铺设在两组碎石垫层(12)上表面的中部位置,所述第一混凝土层(3)上表面浇筑有多组支撑梁(31),所述支撑梁(31)的上侧浇筑有第二混凝土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面裂缝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32)开设在第一混凝土层(3)的上表面,所述第一防水层(33)铺设在第一混凝土层(3)及排水槽(32)的表面,所述第二防水层(34)铺设在第一防水层(33)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面裂缝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道(2)内部的上下两侧分别为第一集水槽(21)和第二集水槽(22),所述第二集水槽(22)的侧面开设有排水孔(23)。
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路面裂缝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32)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输水管道(35),所述输水管道(35)插接在排水孔(23)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路面裂缝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混凝土层(4)的上侧铺设有粗沥青层(41),所述粗沥青层(41)的上侧铺设有中沥青层(42),所述中沥青层(42)的上表面铺设有细沥青层(4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路面裂缝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沥青层(43)的边缘处位于第二进水口(25)外侧位置开设有集水口(4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路面裂缝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沥青层(43)的边缘处开设有导水槽(45),所述导水槽(45)与集水口(44)贯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面裂缝防渗漏结构,包括素土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素土层(1)的上侧铺设有夯土层(11),所述夯土层(11)的上侧铺设有碎石垫层(12),所述碎石垫层(12)的上侧设置有防渗结构,防渗结构包括排水管道(2)、第一混凝土层(3)、排水槽(32)、第一防水层(33)、第二防水层(34),所述排水管道(2)固定在碎石垫层(12)上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混凝土层(3)铺设在两组碎石垫层(12)上表面的中部位置,所述第一混凝土层(3)上表面浇筑有多组支撑梁(31),所述支撑梁(31)的上侧浇筑有第二混凝土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面裂缝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32)开设在第一混凝土层(3)的上表面,所述第一防水层(33)铺设在第一混凝土层(3)及排水槽(32)的表面,所述第二防水层(34)铺设在第一防水层(33)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面裂缝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道(2)内部的上下两侧分别为第一集水槽(21)和第二集水槽(22),所述第二集水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营,高业朋,薛晶,邢照亮,孙华军,苗善文,王永效,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市章丘区市政工程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