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深海采矿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适合海底稀软底质的履带行走装置。
技术介绍
1、由于全球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镍、钴、锰等金属的需求日益增长。金属应用不仅包括消费品、生物医学产品、合金、颜料和催化剂,以及重型机械和电力传输,而且与绿色能源新产业关系密切,包括太阳能和风电场、电动汽车、电动船舶等动力电池和其他高容量储能设备。多金属结核是一种含有钴、镍、铜等金属元素的天然锰矿石,是数百万年来海水和沉积物孔隙水中金属沉淀形成的,大多数赋存于4000—6000m 深海平原上。履带式深海采矿车是开发这些海底矿产资源的主流深水设备。从20世纪70年代起,各国已经开展数十次采矿车样机的研制与海试,深海采矿初步商业化预计在近两年首次实现。履带行走机构是深海采矿车主要功能系统之一,决定开采系统产能及矿石采集效率。
2、深海海底土质稀软,以硅质粘土为主,与履带接触的深海沉积物层深度大致0~50cm。以我国西太矿区为例,随着深度增加呈现流动状-流塑状-可塑状,表面0-10cm为流动状,10cm~50cm为相对固结层。该层底质承载力、抗剪切力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合海底稀软底质的履带行走装置,与海底采矿车的底盘(2)固定;其特征在于,包括台车架(3),履带(4)、驱动轮(5)、液压行走马达(6)、导向轮(7)、张紧装置(8)、承重轮(9)、托链轮(10)、防脱链组(11)、速度编码器(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台车架(3)包括外侧板(301)、内侧板(302)、顶部板(303)以及底部板(304);所述外侧板(301)的底部设有用于安装承重轮(9)的排孔,所述外侧板(301)和内测板的前端同步翘起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的范围为:5°~30°;
3.根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合海底稀软底质的履带行走装置,与海底采矿车的底盘(2)固定;其特征在于,包括台车架(3),履带(4)、驱动轮(5)、液压行走马达(6)、导向轮(7)、张紧装置(8)、承重轮(9)、托链轮(10)、防脱链组(11)、速度编码器(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台车架(3)包括外侧板(301)、内侧板(302)、顶部板(303)以及底部板(304);所述外侧板(301)的底部设有用于安装承重轮(9)的排孔,所述外侧板(301)和内测板的前端同步翘起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的范围为:5°~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履带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板(301)底部呈波浪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装置(8)包括轮叉(801)、张紧轮轴(802)、螺套(803)、弹簧(804)、油缸缸体(805)、液压杆(806)、张紧轴套(807)、塑料衬套(80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链组(11)还包括承重轮防脱链件(1101)、托链轮防脱链塑料块(1102)、托链轮防脱板(11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履带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磊,刘建成,李浩,张修占,陈峰落,魏佳康,戚宝运,王世澎,李琴,卢宇,谢宇,
申请(专利权)人:招商局深海装备研究院三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