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建筑,具体为一种救护站与发热门诊平战的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1、《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2023年版)及《人民防空医疗救护工程设计标准》rfj 05-2011中明确医疗救护工程分为中心医院、急救医院、救护站。我国医疗建筑地下室附建的人防工程战时功能多为这三种功能。除了医疗建筑之外,规模较大的居住小区地下室人防工程也要求配套建有救护站功能,这些战时医疗空间1500平米至4500平米不等。
2、在平时使用上由于战时功能房间划分小且大部分房间需要建设到位、与平时使用功能的防火分区面积不匹配等原因没有合适的平时使用功能,大多数选择平时关闭不使用,或选择一些利用率较低的平时功能进行平战结合设计的情况。
3、针对上述问题,为此,提出一种救护站与发热门诊平战的建筑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救护站与发热门诊平战的建筑结构,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大多数选择平时关闭不使用,或选择一些利用率较低的平时功能进行平战结合设计的情况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救护站与发热门诊平战的建筑结构,包括救护站(1)与急救观察室(13),其特征在于:所述急救观察室(13)右侧设置有诊疗室(14),所述救护站(1)前端右侧设置有女卫(2),所述女卫(2)左侧设置有男卫(3),所述男卫(3)左侧设置有医护办(4),所述医护办(4)左侧设置有治疗室(5),所述治疗室(5)左侧设置有走廊(6),所述走廊(6)后端设置有控制室(7),所述控制室(7)右侧设置有外科病房(8),所述外科病房(8)右侧设置有重症隔离室(9),所述外科病房(8)与重症隔离室(9)前端设置有医护走廊(10),所述外科病房(8)后端设置有第一墙体(16),所述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救护站与发热门诊平战的建筑结构,包括救护站(1)与急救观察室(13),其特征在于:所述急救观察室(13)右侧设置有诊疗室(14),所述救护站(1)前端右侧设置有女卫(2),所述女卫(2)左侧设置有男卫(3),所述男卫(3)左侧设置有医护办(4),所述医护办(4)左侧设置有治疗室(5),所述治疗室(5)左侧设置有走廊(6),所述走廊(6)后端设置有控制室(7),所述控制室(7)右侧设置有外科病房(8),所述外科病房(8)右侧设置有重症隔离室(9),所述外科病房(8)与重症隔离室(9)前端设置有医护走廊(10),所述外科病房(8)后端设置有第一墙体(16),所述外科病房(8)前端设置有第二墙体(17),所述第一墙体(16)与第二墙体(17)之间设置有第二转动门(19),所述第二转动门(19)前后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门(18),所述第二转动门(19)内部转动连接有开合门(20),所述第一转动门(18)与第二转动门(19)连接处右侧设置有连接板(21),所述连接板(21)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22),且螺栓(22)与第一转动门(18)、第二转动门(19)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墙体(16)与第二墙体(17)相对一面开设有槽孔(23),所述第一墙体(16)与第二墙体(17)内部设置有安装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护站与发热门诊平战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科病房(8)内部还可以设置有第一缓冲室(11),所述重症隔离室(9)右侧内部设置有第二缓冲室(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护站与发热门诊平战的建筑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欢,殷炯,王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