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涵洞整体高效浇筑台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29372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8 20:14
本技术涉及涵洞施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涵洞整体高效浇筑台车,包括轨道,所述轨道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台车液压行走机构,所述台车液压行走机构的顶部设有底梁,所述底梁的顶部设有门架一,所述门架一的右侧设有门架二,所述门架一与门架二通过连接梁相连接。通过一整块塑钢模板的设置,使涵洞的表面的缝隙变少,大大节省了对缝隙进行处理的时间,大大地降低了施工工期,由于塑钢模板的重量轻,使设备在移动时更加的轻松,进而解决了现有的模板采用单块模板,且采用钢材制作,其面积小重量重,需要多块模板进行组合,但是模板与模板之间会出现缝隙,因此脱模后涵洞墙体表面光洁度不高,存在表面拉痕等外观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涵洞施工,具体为一种涵洞整体高效浇筑台车


技术介绍

1、传统的涵洞施工方法一般采用脚手架支撑,组合模板立模浇注。该方法虽技术简单,但由于单块模板面积相对较小,组合的模板接缝较多,板与板调整操作要求高、定位难度大,平整度难以掌握,经常出现墙身线形不顺直,模板纵横接缝处理不够,表面光洁度不高,存在表面拉痕等外观质量问题。另外导致施工工期长。传统的施工方法由于架模,拆除支撑和模板耗时较多,模工期板周转周期长,投入相对较大,针对本合同段涵洞多、工期紧的实际情况,急需一种便于操作的断面一次成型、可整体移动组合钢模的涵洞台车。

2、而且,现在的模板多数采用单块模板,且采用钢材制作,其面积小重量重,需要多块模板进行组合,但是模板与模板之间会出现缝隙,因此脱模后涵洞墙体表面光洁度不高,存在表面拉痕等外观质量问题,现有的设备在遇到不同宽度的涵洞时,需要对梁体进行焊接加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涵洞整体高效浇筑台车,具备实用性强、稳定性好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涵洞整体高效浇筑台车,包括轨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1)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台车液压行走机构(2),所述台车液压行走机构(2)的顶部设有底梁(3),所述底梁(3)的顶部设有门架一(4),所述门架一(4)的右侧设有门架二(41),所述门架一(4)与门架二(41)通过连接梁(42)相连接,所述门架一(4)的外沿固定装配有平移机构(8),所述平移机构(8)远离门架一(4)的一端安装有内模(9),所述内模(9)的外侧安装有外模(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涵洞整体高效浇筑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架一(4)的内壁安装有托梁(5),所述托梁(5)的顶部安装有托板(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涵洞整体高效浇筑台车,包括轨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1)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台车液压行走机构(2),所述台车液压行走机构(2)的顶部设有底梁(3),所述底梁(3)的顶部设有门架一(4),所述门架一(4)的右侧设有门架二(41),所述门架一(4)与门架二(41)通过连接梁(42)相连接,所述门架一(4)的外沿固定装配有平移机构(8),所述平移机构(8)远离门架一(4)的一端安装有内模(9),所述内模(9)的外侧安装有外模(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涵洞整体高效浇筑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架一(4)的内壁安装有托梁(5),所述托梁(5)的顶部安装有托板(6),所述托板(6)的内壁固定装配有楼梯(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涵洞整体高效浇筑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架一(4)的顶部安装有主梁(11),所述主梁(11)的底部安装有竖向油缸(12),所述竖向油缸(12)分别设有四组,且每两个为一组,所述竖向油缸(12)分别位于主梁(11)的四角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涵洞整体高效浇筑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9)与外模(10)通过无缝塑钢模板制备而成,所述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亮高游翔冯乐乐刘明苏义如许琳丽孙作花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