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29320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4 2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烹饪主体、锅体组件以及下料对接组件,所述锅体组件包括锅盖组件,锅盖组件设置有进料对接口,所述下料对接组件包括对接通道及悬空设置的锅体对接件,所述对接通道两端分别与所述烹饪主体及锅体对接件连接;当锅体组件自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锅体对接件在所述锅盖组件的挤压下向上移动;当所述锅体组件移动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锅体对接件正对所述进料对接口且在所述对接通道的驱动下嵌入所述进料对接口并挤压所述锅盖组件。锅体对接件在对接通道的驱动下嵌入至进料对接口并挤压锅盖组件,保证了锅盖组件与下料对接组件的连接密封性,实现了锅体组件与烹饪主体之间高效、精准且密封良好的对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电,特别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家电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全自动电饭煲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2、对于全自动电饭锅,其能够实现自动加米、进水、煮米等烹饪程序,现有的全自动电饭锅,大都仍为开盖式锅体,但此结构也意味着对应的下料组件等需设置在锅体组件侧边,往往意味着对应全自动电饭锅的体积较大。

3、而对于下料是从锅体上方下料的结构,物流经下料通道从锅盖组件流入至锅体;此种基站式的电饭锅容易存在有锅体与下料连接处密封性能差的问题,导致烹饪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烹饪器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烹饪器具中下料密封性能差的缺陷。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包括烹饪主体、锅体组件以及用于连接烹饪主体与所述锅体组件的下料对接组件,所述锅体组件包括锅盖组件,所述锅盖组件设置有进料对接口,所述下料对接组件包括对接通道及悬空设置的锅体对接件,所述对接通道一端与所述烹饪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烹饪主体、锅体组件以及用于连接烹饪主体与所述锅体组件的下料对接组件,所述锅体组件包括锅盖组件,所述锅盖组件设置有进料对接口,所述下料对接组件包括对接通道及悬空设置的锅体对接件,所述对接通道一端与所述烹饪主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锅体对接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对接组件还包括设置在锅体对接件上方的下料座,所述对接通道连接于所述下料座的下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通道为具有弹力的密封管。

4.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通道包括波纹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烹饪主体、锅体组件以及用于连接烹饪主体与所述锅体组件的下料对接组件,所述锅体组件包括锅盖组件,所述锅盖组件设置有进料对接口,所述下料对接组件包括对接通道及悬空设置的锅体对接件,所述对接通道一端与所述烹饪主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锅体对接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对接组件还包括设置在锅体对接件上方的下料座,所述对接通道连接于所述下料座的下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通道为具有弹力的密封管。

4.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通道包括波纹管及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波纹管外侧,所述复位弹簧两端分别与锅体对接件及所述下料座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对接件包括连接部及斜面引导头,所述进料对接口的周侧设置有对接环,所述对接环上设置有与所述斜面引导头所匹配的引导斜面,所述锅体对接件经引导斜面引导嵌入至所述进料对接口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引导头设置有第一倒角;所述引导斜面包括便于所述锅体对接件卡入或滑出所述进料对接口的第二倒角及第三倒角,所述第二倒角及第三倒角分别设置在所述对接环的端口外围及端口内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对接件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下料座上,所述连接部包括向上延伸设置的挂杆,所述下料座上设置有挂孔,所述挂杆的上端穿过所述挂孔并限位于所述下料座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华贾贵胜谢杰龚圆杰冯红涛何乃江李浩鹏古来添许炳欣陈昌荣
申请(专利权)人:纯米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