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鞋底减震技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减缓脚部疲劳的弧型减震鞋底。
技术介绍
一般鞋底的后跟是平的,所以走路时后跟落地后接着前脚掌直接落地,即通过“后 跟一前脚掌”两个顺序脚可以完全着地,而这两个动作因足弓和脚外侧没有机会受力而不 能让全部脚掌自然连贯地完成行走过程。脚着地后着力点也是脚后跟和前脚掌包括脚趾。 而因足弓无法着地,不能让全部脚掌均勻受力,所以长时间行走或站立后因局部血管过度 受压影响血液流通,脚部容易疲劳甚至出现浮肿肿胀痛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了现有鞋底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鞋底前后薄向上弯 起的弧形减震鞋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弧型减震鞋底的前端和后跟部薄且向上弯起,中间足弓部位厚且向下弓起;该后根部底面与中间足弓部平面夹角为30至45度之间。弧形减震鞋底,前后薄向上弯起,中间足弓部位厚向下弓起,形成弧形形状。行走 时后跟落地后就像滚动的球体一样自然连贯的完成“后跟一足弓一前脚掌”的行走过程,受 力点也按“脚掌外侧一脚后跟一足弓一前脚掌内测”的顺序自然连贯的移动,脚掌所有部位 自然均勻的参与行走和受力,避免对膝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弧型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该弧型减震鞋底的前端和后跟部薄且向上弯起,中间足弓部位厚且向下弓起; 该后根部底面与中间足弓部平面夹角为30至45度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