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视镜电致变色封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28684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4 22:22
一种汽车后视镜电致变色封装结构,所述汽车后视镜电致变色封装结构由第一基板、第一导电层、电解质层、第二导电层和第二基板组成,所述电解质层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所述第一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电解质层和第一基板之间,所述第二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电解质层和第二基板之间,所述电解质层由电解质和所述电解质外围的边封胶构成,所述边封胶的外边缘还设置有密封胶。由依次封装在一起的第一基板、第一导电层、电解质层、第二导电层和二基板组成,电解质层的边封胶外边缘设置有密封胶。通过在边封胶边缘增加密封胶来进行保护,从而避免水汽进入到封装结构内容,图案显示稳定,提高产品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致变色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后视镜电致变色封装结构


技术介绍

1、汽车后视镜作为汽车的一个重要部件,方便驾驶员在车辆驾驶过程中观察车辆后方、侧方及下方位置的环境情况,扩大驾驶员的视野范围。但传统后视镜在夜间行车时,受到后车的前照灯照射,后视镜的反射光进入驾驶员的眼帘,易造成炫目状态,影响驾驶安全。而电致变色后视镜通过吸收掉大部分照射过来的光线,使得变色后的后视镜的反射率仅在10%左右,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安全隐患。

2、传统的电致变色后视镜的由玻璃基板将电极层、电致变色层、电解液、边封胶等封装而成,通电后引起电致变色层变色来实现图像变色的呈现,但在使用时,空气中的水汽慢慢会从边封胶的边缘渗透进入电解液中,导致图案出现显示异常。

3、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汽车后视镜电致变色封装结构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汽车后视镜电致变色封装结构,通过在边封胶边缘增加密封胶来进行保护,从而避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后视镜电致变色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后视镜电致变色封装结构由第一基板(10)、第一导电层(20)、电解质层(30)、第二导电层(40)和第二基板(50)组成,所述电解质层(30)设置在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50)之间,所述第一导电层(20)设置在所述电解质层(30)和第一基板(10)之间,所述第二导电层(40)设置在所述电解质层(30)和第二基板(50)之间,所述电解质层(30)由电解质(301)和所述电解质(301)外围的边封胶(302)构成,所述边封胶(302)的外边缘还设置有密封胶(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视镜电致变色封装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后视镜电致变色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后视镜电致变色封装结构由第一基板(10)、第一导电层(20)、电解质层(30)、第二导电层(40)和第二基板(50)组成,所述电解质层(30)设置在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50)之间,所述第一导电层(20)设置在所述电解质层(30)和第一基板(10)之间,所述第二导电层(40)设置在所述电解质层(30)和第二基板(50)之间,所述电解质层(30)由电解质(301)和所述电解质(301)外围的边封胶(302)构成,所述边封胶(302)的外边缘还设置有密封胶(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视镜电致变色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10)、第一导电层(20)和电解质层(30)的外边缘齐平,所述第一基板(10)、第一导电层(20)和电解质层(30)与所述第二导电层(40)、第二基板(50)呈阶梯状结构设置,所述密封胶(60)填充在所述阶梯状结构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后视镜电致变色封装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思拥曾一鑫
申请(专利权)人: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