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涵道风扇,具体涉及一种高散热、集成式涵道风扇电推进系统。
技术介绍
1、对于电动/混动飞机、常规飞行器(ctol)、短距起降飞行器(stol)和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的电推进系统,电动涵道风扇推进系统由于其高效节能,结构紧凑、噪音低等特点,是未来电动航空领域最为优选的电推进系统方案。
2、电动涵道风扇推进系统的核心部件包括风扇、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涵道(短舱)、导叶及中心体桨毂。这些部件协同工作,实现气流的加速与推力的生成。其中,风扇作为关键组件,通过旋转加速气流,从而产生推力;涵道则类似于翼型管道,不仅引导气流,还起到聚拢和扩散气流的作用。
3、现有技术的涵道风扇系统主要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4、1)零件多,不同零件之间连接部件多,连接复杂且可靠性低,失效概率高;并且通常需要增加冷却系统来冷却电动机,导致重量增加。
5、2)集成度较低,体积大、质量大。
6、3)不同应用场景下,功率扩展性,兼容性差。受电推进系统散热条件的限制,同一个设计型号的电动涵道风扇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散热、集成式涵道风扇电推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控制器(12)、电机、电机前轴承(8)、电机后轴承(9)、前整流罩(13)、后整流罩(14),由风扇扇叶(1)、电机转轴(2)一体成型的一体化风扇转轴(21),以及由电机外壳(5)、涵道短舱(11)及多组涵道静叶(19)一体成型的一体化短舱电机壳体(22);所述涵道静叶(19)位于涵道短舱(11)和电机外壳(5)之间;所述电机外壳(5)和电机控制器(12)上安装有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水道(15)和水冷腔(20);电机外壳(5)上设置有冷却水道(15);电机控制器(12)上设置有水冷腔(20),冷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散热、集成式涵道风扇电推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控制器(12)、电机、电机前轴承(8)、电机后轴承(9)、前整流罩(13)、后整流罩(14),由风扇扇叶(1)、电机转轴(2)一体成型的一体化风扇转轴(21),以及由电机外壳(5)、涵道短舱(11)及多组涵道静叶(19)一体成型的一体化短舱电机壳体(22);所述涵道静叶(19)位于涵道短舱(11)和电机外壳(5)之间;所述电机外壳(5)和电机控制器(12)上安装有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水道(15)和水冷腔(20);电机外壳(5)上设置有冷却水道(15);电机控制器(12)上设置有水冷腔(20),冷却水道(15)与水冷腔(20)连通;电机通过电机前轴承(8)、电机后轴承(9)与电机转轴(2)转动连接;电机控制器(12)安装在电机右端;前整流罩(13)连接在一体化风扇转轴(21)的左端部,后整流罩(14)连接在电机控制器(12)的右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散热、集成式涵道风扇电推进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机包括电机转轴(2)、电机转子(3)、电机定子绕组(4)、电机外壳(5)、电机前端盖(6)、电机后端盖(7);所述电机定子绕组(4)固定连接在电机外壳(5)的内部,电机前端盖(6)、电机后端盖(7)分别固定安装在电机外壳(5)的左右侧;电机后端盖(7)的右侧上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6)、出水口(17),冷却水道(15)的两端分别与连接管(16)的一端、出水口(17)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散热、集成式涵道风扇电推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控制器(12)的外壳采用封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超,黄劲松,宋智,钱仲焱,查振羽,胡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商飞时代上海航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