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焦光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27926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4 2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定焦光学系统,涉及光学技术领域,其中,所述定焦光学系统具有沿光轴方向呈相对设置的物侧和像侧,所述定焦光学系统由所述物侧到所述像侧依次布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光阑、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第九透镜、第十透镜以及感光芯片构成;所述定焦光学系统分辨率高、低温漂、体积小且画面明亮,成像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特别涉及一种定焦光学系统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全景相机使用范围逐渐拓展,鱼眼镜头实际应用场景呈现出更多样化的趋势,在vr/ar、车载、视讯会议中广泛应用,消费者对镜头的解像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2、市面上已有的镜头普遍存在像素低、光圈小、靶面小、成像清晰度低的缺陷,这类镜头设计已难以满足消费者逐渐提高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定焦光学系统,所述定焦光学系统分辨率高,大光圈、大靶面,成像效果更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定焦光学系统,所述定焦光学系统具有沿光轴方向呈相对设置的物侧和像侧,所述定焦光学系统由所述物侧到所述像侧依次布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光阑、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第九透镜、第十透镜以及感光芯片构成;

3、其中,所述第一透镜光焦度为负,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4、所述第二透镜光焦度为负,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

5、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定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焦光学系统具有沿光轴方向呈相对设置的物侧和像侧,所述定焦光学系统由所述物侧到所述像侧依次布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光阑、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第九透镜、第十透镜以及感光芯片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所述第四透镜的焦距为f4,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所述第六透镜的焦距为f6,所述第七透镜的焦距为f7,所述第八透镜的焦距为f8,所述第九透镜的焦距为f9,所述第十透镜的焦距为f10,所述第一透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焦光学系统具有沿光轴方向呈相对设置的物侧和像侧,所述定焦光学系统由所述物侧到所述像侧依次布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光阑、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第九透镜、第十透镜以及感光芯片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所述第四透镜的焦距为f4,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所述第六透镜的焦距为f6,所述第七透镜的焦距为f7,所述第八透镜的焦距为f8,所述第九透镜的焦距为f9,所述第十透镜的焦距为f10,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所述第六透镜、所述第七透镜、所述第八透镜、所述第九透镜、所述第十透镜的焦距满足以下关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折射率为n1,所述第二透镜的折射率为n2,所述第三透镜的折射率为n3,所述第四透镜的折射率为n4,所述第五透镜的折射率为n5,所述第六透镜的折射率为n6,所述第七透镜的折射率为n7,所述第八透镜的折射率为n8,所述第九透镜的折射率为n9,所述第十透镜的折射率为n10,所述第一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1,所述第二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2,所述第三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3,所述第四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4,所述第五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5,所述第六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6,所述第七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7,所述第八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8,所述第九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9,所述第十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10,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所述第五透镜、所述第六透镜、所述第七透镜、所述第八透镜、所述第九透镜、所述第十透镜的折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昊肖明志邱盛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联合光电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