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烧器,尤其涉及一种浓淡分离煤粉燃烧器。
技术介绍
1、煤粉燃烧器是一种能够让煤粉在短时间内充分燃烧,产生高温涡流的设备。具有轴流风通道、旋流风通道、燃料通道和中心风通道,这些通道共同协作以实现煤粉的充分燃烧。
2、浓淡分离结构位于燃料通道中,将煤粉通过分离板的引导分隔成浓淡两部分,其中浓度较高的一侧粉末受到引导作用容易贴近通道壳体内侧壁进行传送,即使得该侧排出的煤粉虽然浓度较高,但存在混合度不均的问题,靠近内壁的一侧浓度较高,从而影响了后续的充分燃烧,因此,提出了一种浓淡分离煤粉燃烧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浓淡分离煤粉燃烧器。
2、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浓淡分离煤粉燃烧器,包括外壳,外壳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分流管,外壳的内侧且靠近隔板的上方处转动安装有分离板,外壳的内侧且靠近分离板的一侧下方处设置有固定轴,固定轴的前后端分别设置有转动盘,前方转动盘与固定轴固定连接,两个转动盘分别转动嵌装在外壳的前后表面,后方转动盘的后表面贯穿开设有通口,通口的内侧插装有塞块,固定轴的后端滑动穿过塞块,塞块的上端通过弹性机构连接有抵块,固定轴的外表面滑动套设有若干个导板,导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杆,调节杆的后端穿过通口的内侧,抵块的上表面与最下方的调节杆的下表面滑动接触。
3、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上端面固定嵌装有通入管。
4
5、优选的,所述分离板的中间固定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贯穿所述外壳的前后表面,转动轴的前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盘,前方连接盘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把手,两个连接盘相靠近的一面分别固定连接有防滑垫,防滑垫与外壳的外表面接触。
6、优选的,所述转动盘的外边沿开设有环槽,转动盘通过环槽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
7、优选的,前方所述转动盘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所述环槽的内侧设置有橡胶圈。
8、优选的,所述塞块的外表面中间处设置有中间筒,所述通口的内侧中间处开设有中间孔,中间筒滑动卡入中间孔的内侧,所述固定轴的后端滑动穿过中间筒的内侧,所述导板的外表面中间处设置有滑套部,固定轴滑动穿过滑套部的内侧。
9、优选的,所述塞块的下端处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后表面滑动贯穿有定位栓,后方所述转动盘的后表面开设有螺纹孔,定位栓螺纹连接到螺纹孔的内侧。
10、优选的,所述导板的外表面上边处设置有端杆,前后所述转动盘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导条,端杆滑动卡入两个导条之间,所述通口的内侧上端处开设有边孔,所述塞块的外表面上端处设置有边块,边块滑动卡入边孔的内侧。
11、优选的,所述弹性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塞块上边的簧板,簧板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抵块的下表面,所述调节杆的外表面后端处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专利技术中混有煤粉的气体通过通入管进入,煤粉经过分离板被分隔与引导,靠近导板一侧引导更多的煤粉,达到煤粉两侧分流管排出时浓淡不同的目的,由于导板的存在,该侧的煤粉在被分离板引导后会贴近外壳的一侧而向下传递,经过导板的作用,使得较为集中的煤粉被引导,由于相邻导板间存在间隔,因此不会使得煤粉均被阻挡引导,达到局部引导、促进分散均匀的目的,进而使得从该侧分流管下端排出的煤粉气体中煤粉混合度均匀,利于充分燃烧的进行。
14、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前后移动调节杆,使得导板前后移动,可以改变相邻导板之间的距离,进而改变了对该侧煤粉的局部分离程度,通过调控的方式,灵活改变了该侧分流管排出煤粉时的均匀程度。在旋下定位栓后,可以将塞块从通口内取出,之后即可通过后移调节杆的方式,将导板拉出或者插入,移出时,导板经过通口内侧,端杆经过边孔内侧,滑套部经过中间孔内侧,不会发生阻碍移出的现象,通过该设计,使得导板的数量灵活改变,再配合相邻导板之间的灵活调距,可以有效的调节对煤粉的局部分散效果,提升分流管端口排出粉煤的均匀程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浓淡分离煤粉燃烧器,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外壳(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分流管(2),外壳(1)的内侧且靠近隔板(31)的上方处转动安装有分离板(26),外壳(1)的内侧且靠近分离板(26)的一侧下方处设置有固定轴(6),固定轴(6)的前后端分别设置有转动盘(4),前方转动盘(4)与固定轴(6)固定连接,两个转动盘(4)分别转动嵌装在外壳(1)的前后表面,后方转动盘(4)的后表面贯穿开设有通口(15),通口(15)的内侧插装有塞块(19),固定轴(6)的后端滑动穿过塞块(19),塞块(19)的上端通过弹性机构连接有抵块(24),固定轴(6)的外表面滑动套设有若干个导板(7),导板(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1),连接杆(1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杆(12),调节杆(12)的后端穿过通口(15)的内侧,抵块(24)的上表面与最下方的调节杆(12)的下表面滑动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浓淡分离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上端面固定嵌装有通入管(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浓淡分离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浓淡分离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板(26)的中间固定连接有转动轴(27),转动轴(27)的两端分别转动贯穿所述外壳(1)的前后表面,转动轴(27)的前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盘(28),前方连接盘(28)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把手(30),两个连接盘(28)相靠近的一面分别固定连接有防滑垫(29),防滑垫(29)与外壳(1)的外表面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浓淡分离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4)的外边沿开设有环槽(14),转动盘(4)通过环槽(14)与所述外壳(1)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浓淡分离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前方所述转动盘(4)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5),所述环槽(14)的内侧设置有橡胶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浓淡分离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塞块(19)的外表面中间处设置有中间筒(25),所述通口(15)的内侧中间处开设有中间孔(16),中间筒(25)滑动卡入中间孔(16)的内侧,所述固定轴(6)的后端滑动穿过中间筒(25)的内侧,所述导板(7)的外表面中间处设置有滑套部(8),固定轴(6)滑动穿过滑套部(8)的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浓淡分离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塞块(19)的下端处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0),连接板(20)的后表面滑动贯穿有定位栓(21),后方所述转动盘(4)的后表面开设有螺纹孔(18),定位栓(21)螺纹连接到螺纹孔(18)的内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浓淡分离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板(7)的外表面上边处设置有端杆(10),前后所述转动盘(4)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导条(9),端杆(10)滑动卡入两个导条(9)之间,所述通口(15)的内侧上端处开设有边孔(17),所述塞块(19)的外表面上端处设置有边块(22),边块(22)滑动卡入边孔(17)的内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浓淡分离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塞块(19)上边的簧板(23),簧板(23)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抵块(24)的下表面,所述调节杆(12)的外表面后端处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浓淡分离煤粉燃烧器,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外壳(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分流管(2),外壳(1)的内侧且靠近隔板(31)的上方处转动安装有分离板(26),外壳(1)的内侧且靠近分离板(26)的一侧下方处设置有固定轴(6),固定轴(6)的前后端分别设置有转动盘(4),前方转动盘(4)与固定轴(6)固定连接,两个转动盘(4)分别转动嵌装在外壳(1)的前后表面,后方转动盘(4)的后表面贯穿开设有通口(15),通口(15)的内侧插装有塞块(19),固定轴(6)的后端滑动穿过塞块(19),塞块(19)的上端通过弹性机构连接有抵块(24),固定轴(6)的外表面滑动套设有若干个导板(7),导板(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1),连接杆(1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杆(12),调节杆(12)的后端穿过通口(15)的内侧,抵块(24)的上表面与最下方的调节杆(12)的下表面滑动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浓淡分离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上端面固定嵌装有通入管(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浓淡分离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分流管(2)的上端中间处共同固定连接有隔板(31),且所述隔板(31)的前后边分别与所述外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浓淡分离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板(26)的中间固定连接有转动轴(27),转动轴(27)的两端分别转动贯穿所述外壳(1)的前后表面,转动轴(27)的前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盘(28),前方连接盘(28)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把手(30),两个连接盘(28)相靠近的一面分别固定连接有防滑垫(29),防滑垫(29)与外壳(1)的外表面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广兵,陈力,郑凯,王常臻,杨震,晁储元,蒋杰,赵旭,王凯,肖建宁,刘龙,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能源菏泽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