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出口高压介质输送容积泵的流体自平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26491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4 2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进出口高压介质输送容积泵的流体自平衡机构,包括液力端以及动力端,柱塞杆密封座内设有多组密封密腔结构,通过主副柱塞驱动液压介质平衡进口高压的工况,保障自身液压腔实现实时平衡,达到在吸入高压工况下动力端润滑油能正常进入铜轴套游隙内形成完整油膜,降低摩擦系数和磨损,且解决了在高进、高出工况游隙被同向挤压,造成油路闭塞烧损问题;排出介质工作状态时,高压油液作用于副柱塞环面,起到等比助推作用,得以同比降低柱塞推力,使运行负载同比下降,使吸入、排出循环中所产生的压强峰谷差变小,脉动冲击下降,有效做功增加;内置压力平衡溢流阀,实现超压溢流保障主副柱塞吸入压力与工况需要的无级平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容积泵,具体是一种进出口高压介质输送容积泵的流体自平衡机构


技术介绍

1、容积式泵是指利用泵缸内容积的变化来输送液体的泵,如往复泵、计量泵等,往复泵是利用活塞或柱塞的往复运动来输送液体的泵,靠活塞或柱塞的往复运动将能量直接以静压能的形式输送液体。

2、在常规工况下利用液体介质的低压缩性,活塞或柱塞在输送该类介质时,使液体的势能急剧增加,获得高扬程达到高压输送之目的;柱塞式(活塞式)往复泵主体包括动力端、液力端,其中动力端分别由机身、曲轴、连杆、十字头、轴承座盖、密封盒等组成,液力端由泵体、函体、柱塞(活塞)、密封、阀组、进液管汇、排液管汇等组成。

3、为了提高输送效率、降低噪音污染、泄露污染满足日益提高的高效、节能环保的产品需求。市场上已经出现多款的高稳定性往复泵,不过现有技术一般是在现场人员干预或外围网络控制、调节结构配合下实现的,具有滞后性,严重时甚至不可逆损坏的可能。另现有往复泵在进口高压介质输送时,基于现场工况的随机变化机泵难以实时匹配供油平衡会使动力端曲轴组烧损,柱塞内密封组件等寿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整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进出口高压介质输送容积泵的流体自平衡机构,包括液力端(1)以及动力端(2),所述动力端(2)的柱塞杆(21)连接液力端(1),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杆(21)的前端设置有密封座(3),所述密封座(3)内至少设有第一密封组(31)、第一填料组(32)、第二密封组(33)、第二填料组(34)以及封堵在密封座(3)开口处的填料压套(35)和压紧螺母(36),所述柱塞杆(21)的前端设置有主柱塞(211)和副柱塞(212),所述第一填料组(32)和第二填料组(34)的内孔分别与主柱塞(211)和副柱塞(212)的外径相匹配,所述第一密封组(31)和第二密封组(33)上均设置有径向细孔(3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出口高压介质输送容积泵的流体自平衡机构,包括液力端(1)以及动力端(2),所述动力端(2)的柱塞杆(21)连接液力端(1),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杆(21)的前端设置有密封座(3),所述密封座(3)内至少设有第一密封组(31)、第一填料组(32)、第二密封组(33)、第二填料组(34)以及封堵在密封座(3)开口处的填料压套(35)和压紧螺母(36),所述柱塞杆(21)的前端设置有主柱塞(211)和副柱塞(212),所述第一填料组(32)和第二填料组(34)的内孔分别与主柱塞(211)和副柱塞(212)的外径相匹配,所述第一密封组(31)和第二密封组(33)上均设置有径向细孔(38),所述密封座(3)相对第一填料组(32)和第二填料组(34)之间的空隙设置有径向流孔(37),所述径向流孔(37)联通液力端(1)的液压腔(18)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出口高压介质输送容积泵的流体自平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端(2)还包括电机(20),由电机(20)驱动的偏心轴(25),所述柱塞杆(21)末端连接有十字头杆(22),所述十字头杆(22)另一端通过径向插接的十字头销(23)连接有连杆(24),所述连杆(24)套设在动力端(2)的偏心轴(25)上,所述十字头杆(22)与十字头销(23)之间设置有第一铜轴套(29),所述连杆(24)与偏心轴(25)之间设置有第二铜轴套(2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出口高压介质输送容积泵的流体自平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力端(1)设有单向进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楼勇楼锦标苟廷军
申请(专利权)人:通快泵阀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