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转子绕线,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机转子绕线装置。
技术介绍
1、电机转子一般是指电机中旋转的部分,常被分为电动机转子和发电机转子,而线圈便是电机转子的重要组成部件之一,工作人员在生产电机转子时便需要将铜线缠绕在电机转子上,而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厂家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的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人工成本,越来越多的厂家开始使用电机转子绕线装置来替代传统的人工手动绕制。
2、然而目前的电机转子绕线装置已然非常成熟,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的双飞叉绕线机,由于双飞叉绕线机中双飞叉臂在绕线时会沿旋转轴快速转动,而转动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无法及时外排,导致转轴与双飞叉臂连接处温度升高,阻力增大,阻碍了双飞叉臂转动的高速化,同时容易因抱紧转轴而损坏,影响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转子绕线装置,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某种或某些缺陷。
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机转子绕线装置,其包括绕线机构,绕线机构包括底座,底座具有操作凹部,操作凹部内壁处对称设有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转子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绕线机构(100),绕线机构(100)包括底座(110),底座(110)具有操作凹部,操作凹部内壁处对称设有两个用于旋转接头(120),所述两个旋转接头(120)均具有旋转部以及固定部,旋转部处设有用于绕线的双飞叉臂(220),所述两个旋转接头(120)的固定部共同设有用于限位转子的定位块(210)。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电机转子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部包括壳体(1),壳体(1)内壁设有第一轴承(5)和第二轴承(501),第一轴承(5)和第二轴承(501)的内圈上共同固定安装有固定部,第一轴承(5)和第二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转子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绕线机构(100),绕线机构(100)包括底座(110),底座(110)具有操作凹部,操作凹部内壁处对称设有两个用于旋转接头(120),所述两个旋转接头(120)均具有旋转部以及固定部,旋转部处设有用于绕线的双飞叉臂(220),所述两个旋转接头(120)的固定部共同设有用于限位转子的定位块(210)。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电机转子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部包括壳体(1),壳体(1)内壁设有第一轴承(5)和第二轴承(501),第一轴承(5)和第二轴承(501)的内圈上共同固定安装有固定部,第一轴承(5)和第二轴承(501)顶底两端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密封垫圈(6)。
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电机转子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部包括转动轴部件(2),转动轴部件(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释压机构(3),释压机构(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板(4)。
4.根据权利要求3的一种电机转子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轴部件(2)的内部安装有内管(201),内管(201)与转动轴部件(2)同轴设置,内管(201)顶部螺纹连接在释压机构(3)底部,内管(201)的底部外侧设置有螺纹,内管(201)的底部上套接安装有第二密封垫圈(13),内管(201)的底端通过第二密封垫圈(13)由锁紧螺母(16)螺纹安装在转动轴部件(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的一种电机转子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轴部件(2)与内管(201)之间设置有配合间隙(202),转动轴部件(2)的底端一侧上开设有出油通道(203),出油通道(203)与配合间隙(202)连通设置,转动轴部件(2)的顶端一侧上开设有进油通道(204),进油通道(204)与配合间隙(202)连通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电机转子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部还包括与壳体(1)连接的固定筒(8),固定筒(8)的外侧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油端(11)和连接管(12),连接管(12)远离转动轴部件(2)的一端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出油端(1201),固定筒(8)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回收环槽(801)、第二回收环槽(8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伦,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三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