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应激诱导的间充质干细胞提取物的活性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25057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1 13:47
本申请属于医药领域,公开了一种经应激诱导的间充质干细胞提取物的活性检测方法,包括:BV2细胞的预培养、三组以上不同浓度间充质干细胞提取物培养基配制以及间充质干细胞提取物的抗炎性能检测;其中,建立模型组和给药组,对模型组和给药组内的BV2细胞进行脂多糖诱导炎症刺激,再分别转移至相应的空白培养基和含间充质干细胞提取物培养基进行孵育,最后取BV2细胞培养上清液进行Elisa检测,得到炎症因子的浓度。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检测方法,可筛选出安全的实验浓度以及重复性与显著性好的数据结果,能够建立间充质干细胞提取物的性能监控模型,稳定产品质量,探索产品浓度与抗炎活性变化规律,为后续用作炎症抑制剂建立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经应激诱导的间充质干细胞提取物的活性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1、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cells,mscs)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广泛存在于骨髓、脂肪、滑膜、牙髓、羊水、胎盘、脐带、胚胎、脐带血、羊膜、外周血、肌肉、尿液等组织,具有来源广泛、无需配型、感染率低、分化潜能强、增殖能力强、采集方便等特点。通过刺激mscs,之后裂解mscs,可以从细胞裂解液中可以分离纯化获得一种具有生物修复活性的间充质干细胞提取物。该间充质干细胞提取物在已完成的动物及临床实验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具有明确的成药可能,现已进入临床实验阶段。

2、间充质干细胞能够产生干细胞生长因子(scf)、神经生长因子(ngf)、白介素-6(il-6)、白介素-7(il-7)、肿瘤坏死因子(tnf)、干扰素(ifn)等活性因子,参与调节细胞生长、细胞凋亡、细胞分化、抗病毒、免疫成熟等过程,可用于免疫调节、关节组织修复及治疗急性肺损伤、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疾病。然而,现有阶段,间充质干细胞提取物是通过刺激间充质干细胞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经应激诱导的间充质干细胞提取物的活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BV2细胞,以N×104个细胞每孔的密度接种至孔板内,预培养20h-28h,4.5≤N≤5.5;S2:采用所述间充质干细胞提取物配制至少3组不同浓度的活性检测培养基,每组所述活性检测培养基中的所述间充质干细胞提取物的浓度均在预设浓度范围内;S3:根据所述BV2细胞建立模型组和给药组,将所述模型组和所述给药组内的所述BV2细胞转移至含有450ng/mL-550ng/mL脂多糖的培养基,培养20h-28h;S4:将所述模型组的所述BV2细胞转移至空白的培养基,将所述给药组的所述BV2细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应激诱导的间充质干细胞提取物的活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bv2细胞,以n×104个细胞每孔的密度接种至孔板内,预培养20h-28h,4.5≤n≤5.5;s2:采用所述间充质干细胞提取物配制至少3组不同浓度的活性检测培养基,每组所述活性检测培养基中的所述间充质干细胞提取物的浓度均在预设浓度范围内;s3:根据所述bv2细胞建立模型组和给药组,将所述模型组和所述给药组内的所述bv2细胞转移至含有450ng/ml-550ng/ml脂多糖的培养基,培养20h-28h;s4:将所述模型组的所述bv2细胞转移至空白的培养基,将所述给药组的所述bv2细胞分别转移至各组所述活性检测培养基:s5:继续孵育所述bv2细胞12h或24h,离心,取上清液;以及s6:取所述上清液进行elisa检测,得到炎症因子的浓度,通过比对所述模型组与所述给药组的炎症因子浓度,评价所述间充质干细胞提取物的抗炎活性;其中,所述间充质干细胞提取物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s001:培养间充质干细胞并制造应激条件刺激所述间充质干细胞;s002:将所述s001中得到的所述间充质干细胞裂解、分离、纯化得到所述间充质干细胞提取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还包括:根据所述bv2细胞建立抗炎阳性对照组和抗炎阴性对照组,将所述抗炎阳性对照组和所述抗炎阴性对照组转移至所述含有450ng/ml-550ng/ml脂多糖的培养基培养20h-28h;所述s4还包括将所述抗炎阳性对照组内的所述bv2细胞转移至添加有5mm丁酸钠的培养基,将所述抗炎阴性对照组内的所述bv2细胞转移至添加有1000ng/ml安慰剂的培养基,所述安慰剂为人血白蛋白;所述s5还包括继续孵育所述抗炎阳性对照组和所述抗炎阴性对照组内的所述bv2细胞12h或24h,离心,取上清液;所述s6还包括取所述抗炎阳性对照组和所述抗炎阴性对照组内的上清液进行elisa检测,得到所述炎症因子的浓度,通过分别比对所述模型组与所述抗炎阴性对照组和所述抗炎阳性对照组的炎症因子浓度以评价所述elisa检测的数据的可信度,以及,通过分别比对所述给药组、所述抗炎阴性对照组和所述抗炎阳性对照组的炎症因子浓度以评价不同浓度的所述间充质干细胞提取物的抗炎活性的强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所述炎症因子包括il-1β、tnf-α和il-6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前,所述活性检测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s01:采用所述bv2细胞,以m×103个细胞每孔的密度接种至孔板内,预培养20h-28h,7.5≤m≤8.5;s02:采用所述间充质干细胞提取物配制至少3组不同浓度的毒性检测培养基;s03:根据所述bv2细胞建立空白对照组、毒性阴性对照组、毒性阳性对照组和测试组,所述空白对照组为空白培养基中孵育,所述毒性阴性对照组和所述毒性阳性对照组分别在加入有安慰剂和丁酸钠的培养基中孵育,所述测试组在各组所述毒性检测培养基中孵育,所述安慰剂为人血白蛋白;s04:孵育所述bv2细胞12h或24h;s05:在每孔所述bv2细胞内分别加入10 μl的c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王伊龙李付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达尔文细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