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掺造粒技术处理的轻骨料纤维增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随着高等级公路交通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发展混凝土道路已经放到了道路建设的重要位置。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普通混凝土因自重大、拉伸能力低和抗裂性差等缺陷限制了其发展,因此人们根据使用需求不断改进混凝土材料性能,使混凝土的强度等性能不断提高。
2、综合考虑工程造价和施工工期等要求,通常采用轻骨料纤维增强混凝土,在减轻自重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黏土陶粒、页岩陶粒经常被用作轻骨料制备轻骨料混凝土,但黏土和页岩的资源是有限的。
3、在轻骨料纤维增强混凝土中采用铁尾矿砂及黄金尾矿砂等固体废弃物,经造粒技术处理得到轻骨料替代黏土陶粒、页岩陶粒等,可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同时减低成本。
4、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轻骨料混凝土,由下述原料制成:水泥410~450份,粉煤灰45~50份,陶粒510~540份,砂石650~750份,外加剂2.45~2.58份,水169~20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掺造粒技术处理的轻骨料纤维增强混凝土,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每单位体积混凝土,由以下组分制成:水泥600~650份,粉煤灰90~105份,硅灰140~160份,矿渣粉140~160份,轻骨料1000~1200份,减水剂8~12份,水165~180份,混合纤维100~180份,水灰比为0.2~0.35 ,所述轻骨料为铁尾矿砂、黄金尾矿砂及高铝水泥中经造粒技术处理得到的球型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掺造粒技术处理的轻骨料纤维增强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型颗粒中铁尾矿砂、黄金尾矿砂及高铝水泥的质量份比为(1~2):1:(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掺造粒技术处理的轻骨料纤维增强混凝土,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每单位体积混凝土,由以下组分制成:水泥600~650份,粉煤灰90~105份,硅灰140~160份,矿渣粉140~160份,轻骨料1000~1200份,减水剂8~12份,水165~180份,混合纤维100~180份,水灰比为0.2~0.35 ,所述轻骨料为铁尾矿砂、黄金尾矿砂及高铝水泥中经造粒技术处理得到的球型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掺造粒技术处理的轻骨料纤维增强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型颗粒中铁尾矿砂、黄金尾矿砂及高铝水泥的质量份比为(1~2):1:(1~2)。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掺造粒技术处理的轻骨料纤维增强混凝土,其特征在于, 所述球型颗粒的粒径大小为4-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掺造粒技术处理的轻骨料纤维增强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纤维为pva纤维、pe纤维、pom纤维中任意两种及以上均匀混合的产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新,李洪亮,何平平,陈晨,尚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